由于张松和庞统都已不在人世,法正自然成了这次军事行动的第一功臣。于是,刘备封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也就是说,法正这时候是首都的市委书记兼市长了,这可是党政的一把手啊,确实地位崇高,要知道,他此前在刘璋手下只是担任一个代理军议校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部《三国演义》塑造了1000多个人物:群雄逐鹿、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不仅有闭月羞花的美人貂蝉,还有“江南大小乔,河北甄宓俏”。1000多年过去,三国演义中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早已经淹没在岁月之中,但岁月也带不走我们心中的那一串串熟悉的身影。
但是,刘备弱而曹魏强的态势,仍未改观,此时天府之国,巴蜀之地的益州,成为双方争夺的战略之要地,益州之主刘璋,在两强势力的夹缝中生存,不知怎样选择是好,是亲向刘备,还是亲向曹魏,文臣武将各执一词,拿不定主意,刘璋派遣益州别驾张松,出使曹魏,到许都探听虚实。
前言诸葛亮是刘备的第一谋士?错了!建安十九年,法正三天之内说服刘璋投降,让刘备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成都。建安二十四年,法正随军出征,天天在刘备耳边献策,而诸葛亮却被留在后方。一个是位极人臣的丞相,一个是权倾朝野的尚书令。在他们身上,上演着三国时期最精彩的权力博弈。
在三国之中 ,贤臣名将的结局要么是战死沙场,要么是荣归故里颐养天年,但是有些将领的结局实在是引得人神共愤,投降叛变是自古以来为人所不齿的事情,在三国中也不乏很多的人去叛变投降,今天让我们一起看一下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