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必须死去》是巴勒斯坦著名人阿拉雷尔写的诗,诗人以饱含真情语言,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巴勒斯坦人在占领者的铁蹄下,面临那种随时可能被杀死的风险,充满了对生的渴望,对亲人的不舍,以及反抗以色列占领的坚定决心,让人痛心的是,当他写完这首不久,就死在以色列的无差别轰炸之中!
如果用一句话概况《沉思录》,大概率是“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皇帝”加“人生”这两个词,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吸睛”的标签,人人都会时不时的思考人生,那“皇帝”可不是一般人啊,那人生思考还不得是一针见血、力透纸背、降维打击...
#一句话了解一个哲学观点#尼采是现在西方哲学家,尼采的哲学思想深受叔本华影响。他们都承认有一个“生命意志”“强力意志”决定这现象界。但尼采和叔本华对 “生命意志”对人的影响截然不同。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是欲望产生的根源,是人生受苦的根源,要避免痛苦,就要断绝欲望。
张爱玲旧作被发掘出版的先例1944年3月,张爱玲发表了一篇散文:《存稿》,介绍了自己从十二三岁起的创作,例如《理想中的理想村》《摩登红楼梦》《牛》与《霸王别姬》……没想到,这篇散文成了一个线索,三十多年后,陈子善按图索骥,从她母校圣玛利亚女校的校刊中将《秋雨》《迟暮》《牛》《不幸
无观点 不树人投稿:bnsr100@126.com小编(OneBall)个人微信 即将加满感谢有你 一路同行长按加我每个人都有他的路,每条路都是正确的。现在有近60亿人,就有60亿条正确的路。人的不幸在于他们不想走自己的路,而总是想走别人的路。
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的小说《遗忘通论》乍一看像是非虚构传记,他在序言开篇即言:“卢多维卡·费尔南德斯·马诺于2010年10月5日清晨在圣望诊所逝世,享年八十五岁。“有些人练习遗忘,有些人害怕被遗忘,而有些人一直害怕别人永远忘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