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肛肠学组副组长、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专家陈亚军,来到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开展为期两天的深度交流活动。来到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后,陈亚军一大早就走进小儿外科,开展疑难病例会诊、教学查房、手术等工作,为孩子们带来国家级优质医疗服务。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迅典】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日常生活,例如在医疗领域,不但医生开始使用AI作为辅助诊疗工具,病人也开始“用AI进行初步问诊”,这种情况引起广泛讨论。该如何看待AI诊疗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为了应对北京这一轮新冠疫情的冲击,北京儿童医院扩建发热咳嗽门诊,在医院核心位置,把发热咳嗽门诊从15间扩建到25间。同时医院优化整合医疗资源和力量,增加医生出诊时间和频次,全力以赴救治患儿,实现应诊尽诊、应收尽收、应治尽治。23日,总台央视记者在北京儿童医院进行了探访。
3月5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亦庄新院区建设开工动员会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亦庄新院区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部,规划设有1200张床位,其中儿科床位1000张,妇产科床位200张。院区的核心建筑包括临床诊疗中心、科创中心和感染性疾病中心。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葛文彤介绍医院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工作情况。疫情发生以来,医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严格院感防控管理,持续改善医疗服务,保障了患儿就医需求和医院平稳运行。
近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迎来80岁华诞。80年来,北京儿童医院从一个仅有6张床位的私立儿童专科医院发展成为辐射引领中国儿童健康事业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赢得了众多患儿和家庭的信赖以及全国乃至世界儿科同仁的称道。
3月5日上午,伴随着作业工程车汽笛齐鸣,北京儿童医院亦庄新院区建设开工。北京儿童医院作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科医院,现址位于西城区,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儿童医疗服务、科研创新、科技转化和教学培训需求与基础设施现状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6日,北京儿童医院举办了罕见病线下义诊等活动。活动中,记者了解到,北京儿童医院日前宣布成立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罕见病中心,中心将开设罕见病多学科联合门诊,并设立专门的罕见病病房。一个小时的义诊中,神经内科主任方方一共接诊了4例患儿。其中,有一位线粒体病患儿还在外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小动物的造型、儿科专家的“头脑”、家庭医生的角色,未来,这样的机器人可能走进千家万户。记者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了解到,该院正与人工智能企业共同研发不同场景下的AI“儿科医生”,以推动增加儿科资源在基层的可及性。
3月20日下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儿童医院”)正式发布了国内首个儿科大模型“福棠·百川”,基层版和专家版“AI儿科医生”也同步上线,测试阶段的“AI儿科医生”诊断准确率已超该院主治医师水平。“AI儿科医生”以“福棠·百川”儿科大模型为基础生成。
新京报讯 据“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北京市发改委批复北京儿童医院新院区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新院区位于京城东南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置1200张床位,将推动北京儿科医疗资源均衡布局。该项目计划于2025年6月开工建设,预计2029年底前竣工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