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西河古镇,位于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西河社区,是一座有着 600多年历史的古镇,每年的农历二月二,以古镇为中心的各自然村都会举办盛大的"百家宴"活动,乡亲们围坐一起,共叙邻里情,这是西河人独具特色的文化表现。
□梁勇据2月19日光明网报道,四川泸州近期颁布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因禁止在聚餐中使用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高风险食材而引发热议。这一举措有人质疑为“管得宽”,也有人表示支持。农村聚餐作为传统习俗,在带来欢乐与团聚的同时,也潜藏着食品安全风险。
新华社郑州1月23日电 题:“既简单又热闹,既节省又不丢面子”——河南长葛市“百姓食堂”引领农村聚餐新风俗张文豪“儿子的婚礼办在‘百姓食堂’,既简单又热闹,既节省又不丢面子。”1月22日,河南省长葛市后河镇闫楼村“百姓食堂”里的一场婚宴,让村民闫福申高兴地直竖大拇指。
在社区居民朱招娣倡议和组织下,从2009年开始,杭州市长庆街道十五家园每年11月都会举办邻居节,邀请街坊邻里一起吃顿饭。“第一年我记得只有三四桌。去年7桌,今年8桌。”朱招娣说,虽然15年来很多邻居陆续搬走了,但一打电话通知,他们都说要回来。
8月30日,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麻卸村的楼区街上,由7张桌子拼起来长约8米的一席“家宴”摆满了美味佳肴,在这条街上住了23年的高克军等8户家庭40余人扶老携幼热情赴宴,这是麻卸村首次开展的“举杯长街宴,邻里共情长”邻里节,也是23年来8户家庭首次聚餐。麻卸村为何要举办邻里节?
长大以后,吃过很多美味,可心里最怀念的还是家乡菜的味道。家乡菜,吃得不仅仅是色香味,更是风土习俗中浓浓的人情味。小时候,家家条件都不富裕,逢年过节才能开顿荤,平时唯一能解馋的机会就是村里有人家“办大事”的时候。
你知道吗?农村最热闹的时刻莫过于村里人办酒席的时候。农村办酒席可不像城里那样直接去酒店,饭店的,而是在家里摆,要么几十桌,要么流水席。不仅仅是为了省钱,更是为了热闹。因为这样办酒席,村里的大部分人都会到,大家聚在一起吃点、喝点、聊天,增加邻里感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星 枣庄报道“算份子”,它是流行于鲁南乡村的聚餐形式,多是以喝羊肉汤为主,乡村的百姓又叫“吃全羊”或“打平伙”。“算份子”重在随缘,趣味相投,自愿参与,人数不定,三五人,七八人,十多人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