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的种类很多,做法也很多,有些面包根本不需要揉膜,而且就其食材和用量来看也不可能揉出膜,比如欧美盛行的免揉大面包,表面看起来非常纯朴,甚至有些粗糙,但口感却出奇的好,是那种越吃越香,能够吃出原始麦香味,让你吃一次就会爱上的感觉。
一个面团的形成会经历5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拾取,面团比较湿硬散落,此时应慢速搅拌;第二阶段是卷起,面团吸水开始凝结成团,但面团表面黏手粗糙易断裂,此时应快速搅打;第三阶段为扩展阶段,随着快速搅打和水和作用的进行,面团开始变得光滑不粘手,用手拉起面团能出现粗糙的薄膜,薄膜断裂后呈三角
▲扩展阶段,破口为锯齿状状态:坚韧坚韧是经常被大家忽视的一个标准,一味追求“薄”是对手套膜的一个最大误解。很薄但没有韧性的膜,其实是因为面筋还没有强化到位或是已经打过了,面团失去了弹性。在之后的发酵过程中不能牢牢地包裹住气体,随着每个小气室气体的增多,面筋的网状结构很容易破裂,这
童鞋们有任何烘焙相关问题都可以在订阅号中直接问CONY,或者把问题发在“么么哒社区”。CONY会在每周日的固定栏目《一周答疑》中挑选有代表性的问题,为大家解答。Q1:戚风蛋糕入模后震出很多大气泡后会不会消泡?
一个吐司面包的好坏,大家一直都认为,拉丝的吐司就是好吐司,其实不然,只要你不是做得非常差劲,一般都可以拉丝,毕竟使用了高筋面粉,那么我们看吐司好不好,成功不成功,更主要的还是要看看切面,切面细腻,没有孔洞,边缘没有沉积,外皮没有干硬,这样的吐司就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吐司。
提到面包,我们一定会想到手套膜。手套膜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爱它是因为手套膜是面包柔软拉丝,区别于馒头的必备条件;恨它是因为手工揉手套膜的过程太费力、太耗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还不一定能出膜。面对这样的“难题”,有的朋友一怒之下买了面包机,有的朋友直接放弃了面包。
喜欢烘焙。但每次严格按照烘培书上写的去一步一步做,无论手工摔打多久,都无法撑出薄薄的手套膜。因为书上只会写,加入黄油后手工摔打到出手套膜。但没人告诉你,怎样才能摔打出手套膜,也没人告诉你,能否摔打出手套膜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
大家好 我是小秋,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做面包时新的和面方法,水合法 ,用这个方法和面,不用揉就能轻松出手套膜省时又省力。大碗里倒入500克高筋面粉,面粉要用这种蛋白质含量在13%以上的高筋粉,然后在里面打一个鸡蛋,鸡蛋大约在45-50克左右。
(无油版)10分钟揉手套膜作者:熙王子的额娘 创建时间:2015-09-27 01:10:41 描述:相信很多厨娘都希望自己的面包既松软又好吃,更希望自己能揉出那折磨人的手套膜。其实,揉手套膜真的不会太难,只要掌握好手法和技巧,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揉出完美的手套膜了。
轻松揉出手套膜(手工揉面)作者:靓靓-爱美食 创建时间:2015-04-13 17:06:50 描述:面包要在第一次发酵前揉面到出手套膜,一次发酵后排气揉面到面团细腻,烤出的面包组织才会细腻、棉软,以下这方子是从后油步骤算起,只需15分钟就可以手揉出漂亮超簿的手套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