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彭冲 通讯员 闫安童)10月26日,森林消防局大庆航空救援支队首次开展一机四绳快速索(滑)降训练,强化空地协同救援能力。10月26日,森林消防局大庆航空救援支队首次开展一机四绳快速索(滑)降训练。
9月15日,军媒在报道陆航部队的机降训练时,很少见的展示了一段米-171直升机8路同时快速绳降的机降作战画面,这种多路机降方式虽然在国外已经是比较常见的,但在国内这么多的绳降路数还是比较少见的。那么这种多路绳降的方式到底都有哪些好处呢?它的难点又有哪些呢?
记者 张国桐你能想象恐高之人,竟能从直升机索降吗?在青岛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里,就有这样一名女子。自37023号直升机在青岛正式列装以来,围绕直升机的各项训练科目相继铺开,其中一个科目就是让不少队员“望而却步”的直升机索降。
很多时候,直升机在执行运输突击人员的任务时,也就是突击机降时,没有选择直接降落到地面,而是选择悬停在降落点上空,让机上的突击人员进行索降(可分徒手和装具速降两种)。那么,为什么直升机不直接降落到地面上呢?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大原因——没有合适的降落场地。
来源:东部战区 文、图 | 朱万福、许文强 “准备索降,1号离机,跳......”近日第73集团军某旅联合陆航部队展开机降协同训练熟练的战术动作配合多种离机方式轮番上演展现出过硬的战斗素养——机降队员登机。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 印度,这个充满神奇和不可思议的国家,军事领域也不乏一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奇葩事件。这些奇葩事件虽然听起来荒诞不经,但在印度这个充满奇迹的国家,它们却显得格外真实和有趣。
来源:人民日报 华北某机场,晨光初露。第81集团军某直升机营战鹰列阵,引擎轰鸣如雷。指挥员一声令下,铁翼撕裂晨雾,战机编队如箭离弦、直刺苍穹。“发现‘敌’雷达监测!”特情突至,飞行员们驾驶战鹰骤然俯冲。隐蔽突防、搜索侦察、野外机降,动作行云流水。
11月5日,救援队伍在进行绳索救援科目展示。十一月五日,救援队伍在进行地震灾害救援科目展示。十一月五日,救援队伍在进行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科目展示。本组图片由记者李裕锟摄/视觉重庆高速路上,一辆SUV(运动型多用途车)追尾载有危险化学品的罐车,驾驶员受伤昏迷。
应急“大比武”你见过吗?11月5日至6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一专多能”建设交流会在重庆召开,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重庆队、国家水上应急救援重庆长航队等多支队伍大练兵、大比武,展示了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绳索救援等科目。
【来源:潮新闻】浙江警察学院2024级新生已经接受了40余天的新生警训,在11月2日迎来了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入校宣誓仪式。典礼上,老师和同学们同台演出,警乐团演奏、特警突击战术表演、新生格斗拳表演、防暴枪射击表演、棍术表演、大合唱……内容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9月14日至17日,第六届中国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以下简称直博会)在天津举行。际华集团携旗下诸多科技产品首次亮相直博会。际华集团组建军需后勤展区、军需装备展区、直升机航空装备展区3个展示区域。展出产品分为军需服装类、军需装备类、直升机装备类、野营装备类、驻训保障类5个系列。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董兆辉“形形色色”的参演国董兆辉5月1日至10日,东盟防长扩大会议首次“海上安全与反恐联合演习”在文莱至新加坡附近海域举行,东盟10个成员国和包括中国在内的8个对话伙伴国,除缅甸、老挝外均派实兵参加。
据英国《卫报》9月5日报道,英国军方的一架直升机在英吉利海峡坠毁,一名皇家海军人员丧生,另外两名机组人员获救。事故发生时,这架直升机正在与“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一起进行夜间训练演习。报道称,坠毁的是一架梅林Mk4直升机,使用该机型的英军部队包括其特种部队和皇家海军陆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