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以模拟真空、高低温、带电粒子、电磁辐射、空间粉尘、等离子体、弱磁场、中性气体、微重力等9大类空间环境因素,旨在聚焦航天领域重大基础性科学技术问题,构建空间综合环境与航天器、生命体和等离子体作用科学领域的大型研究基地。
能不能在地球上建一个模拟月球、火星等真实宇宙空间的基础科学研究平台?近日,哈工大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建设的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正式通过国家验收,项目总体建设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新华社哈尔滨6月7日电(记者杨思琪、杨轩)宇航服在太空会发生什么变化?种子怎样才能保留优质特性?磁场会对生命体产生哪些影响?……在位于哈尔滨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也就是“地面空间站”,这一系列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登‘月’了!”月球表面环境模拟装置是这一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光明日报哈尔滨3月22日电(记者张士英)在近零磁场环境并复合零下20摄氏度至130摄氏度的极端温度范围内,微生物连续生存7天并成功存活。日前,上海交通大学的科研团队通过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开展了一项突破性实验,这一成果在国内尚属首次。
来源:人民日报图①:学生在“地面空间站”内上课。人民日报记者 方 圆摄图②:学生在“地面空间站”内观看教学视频。辛 然摄图③:大尺度综合辐照环境模拟试验舱。人民日报记者 方 圆摄图④: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外景。
“自2024年2月通过国家验收开始正式运行一年多以来,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从建设期平稳过渡到开放运行期,至今已累计服务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在内的150余家用户,为1000余型宇航元器件的研发提供测试服务,支撑我国多项重大航天工程顺利实施。
新华社哈尔滨6月6日电(记者杨思琪、杨轩)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有着“地面空间站”之称,它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负责建设,目的非常明确——让很多本来需要上太空才能进行的实验,在地面也可完成。
参考消息网3月4日报道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29日报道,地球上功能最全面的空间环境地面研究平台之一已在中国完成测试并正式运行,以支持中国日益增长的航天雄心。据央视新闻报道,2月27日,中国首个“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开始正式运行。
来源:【冰城+】“自2024年2月通过国家验收开始正式运行一年多以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黑龙江省政府以及哈尔滨市政府等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从建设期平稳过渡到开放运行期,至今已累计服务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在内的15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本报哈尔滨3月22日电(记者张士英)在近零磁场环境并复合零下20摄氏度至130摄氏度的极端温度范围内,微生物连续生存7天并成功存活。日前,上海交通大学的科研团队通过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开展了一项突破性实验,这一成果在国内尚属首次。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小牧编辑|小牧中国“天地一体化”航天科研体系:太空梦,始于足下“第二个空间站”!这条消息在航天界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讨论得挺热闹。不少人一头雾水:中国不是已经有“天宫”了吗?怎么又冒出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