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赵馨,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八年制学生。【指导教师】郭炜,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治湿不利其小便,非其治也。”若肾病水湿壅盛,或为浮肿,或为小便不利,皆宜淡渗以利之。凡具有淡渗之性而有利水之功的药物,都可归于利水药对。
猪苓汤是我国传统的汤类食物,猪苓为主要原材料,配以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等食材制作而成,有利水渗湿、清热养阴、祛痰的作用,尤其对慢性肾炎、肾积水、泌尿系感染、肝硬化腹水、泌尿系结石等属阴虚有热见小便不利者效果更佳。
五苓散,被誉为治“水”神方。它仅由五味药材组成,却能祛除全身“水”病。五苓散(猪苓、茯苓、白术、泽泻和桂枝)。这五味药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作用。猪苓、茯苓淡渗利水,白术健脾燥湿;泽泻渗湿利水,桂枝辛温通阳、化气行水,兼解表邪。
医圣张仲景创立的三个经典名方:真武汤、猪苓汤和五苓散,它们虽然都是清除身体里的湿邪的,但在用法和侧重点上却大不相同,其中阳虚造成的水湿重要用真武汤,阴虚夹杂湿气的情况,要用猪苓汤,身体里的水湿很重,大量堆积在下焦的就要选择五苓散。
湿气越藏越深,有一味中药被称为天然祛湿剂,排完体内湿气门诊案例中,许多患者经常出现水肿的问题,感到非常痛苦,让我说一个治疗水肿的方子。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治疗水肿的方子。茯苓具有祛湿的功效。它是菌类,长在松根上,又名白茯苓。
经常上火?阴虚夹杂湿热?解读一个中成药,清湿热又养阴生活越来越好,吃的种类越多,但生活不良习惯却增加了,很多人营养过剩,湿气越来越重,经常消化不良,口苦咽干,小便都不畅快了。主要原因,还是湿热重,热伤阴,导致体内阴阳失衡,阴虚生内热,点赞收藏,教你滋阴清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