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数字时代后,每次的315晚会都会提到隐私侵权的相关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升级,我们的隐私受到的侵害正在变着花样升级,危害也越来越大。但是只要你还在用手机和电脑这些数码产品,那我们至少90%的生活都会不间断地被转化成了数据,然后被记录在云端。
造势近半年后,首款无屏幕AI(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终于解禁首批媒体评测,但效果并不理想。去年11月,美国初创企业Humane宣布推出AI设备Ai Pin。这是一款带激光投影仪的可穿戴相机,能将显示界面投射到手掌上,让使用者通过手势进行操作,并配有由GPT-4提供支持的虚拟助手。
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高凯)由未来网主办的“未成年人手机防沉迷座谈会”日前在京召开。座谈会以“携手织密防护网共筑数字童年新生态”为主题,旨在推动社会各方找到缓解“手机沉迷”的途径,明确社会各方对未成年人使用手机应肩负的责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潇 王俊 北京报道“2025年会是AI智能体元年。” 开年的短暂时间里,关于智能体的押注再次如潮水涌现。在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宏大版图中,AI Agent(智能体)被视为关键一步。它不仅能聊天,还要做出实际行动,实现“从说到做”的进化。
DeepSeek热潮之下,近期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宣布将DeepSeek-R1大模型接入手机中,AI手机智能体迎来进一步升级。理想状态下,只要你说句话,AI智能体将“接管”你的手机,自动替你打开淘宝、携程等一众App,也能帮你与微信好友互动,还能实现点咖啡、订票等操作。
在4月18日华为才正式开售的最新款智能手机Pura70,刚上市没两天,手机里的一个黑科技功能“AI一键修图”就被网友玩坏了AI修图能力被用来“一键脱衣”起先是有网友发现该功能可以消除照片上人物身上的衣服,引来了不少网友的纷纷效仿,发现真的可以“脱衣”,之后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简称“AI”)是一个具有高度技术集成性的学术领域,但其商业运用的范围非常广泛。由于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AI在专业领域内的“内部形象”与其在公众(包括政界与商界精英人士)心目中的“外部形象”之间往往有巨大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