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秦朝灭亡跟老百姓无关,两大原因,一是秦始皇死得突然没搞好交接,导致后续统治阶级出了大问题,二是六国被灭并不久,大一统的思想也不深入人心,六国贵族个个蠢蠢欲动,最早要杀秦始皇的可不是陈胜吴广,是张良,韩国贵族。
战国时期,秦孝公嬴渠梁即位,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商鞅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然而随着1975年,中国在湖北地区挖掘出了《睡虎地秦简》,对于秦朝的人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以往认为秦法严苛也产生了颠覆性影响,而在这其中有一条法律是很有意思的:身高六尺,不用坐牢,而在这其中就记载了两个生动的案例:秦法之中的案件。
从汉朝贾谊的《过秦论》开始,在讨论秦朝灭亡的原因时,后世文人、政治家大多把秦法严酷、不施仁政作为原因,在讨论秦法是否严酷时,都免不了要提起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为秦国变法的商鞅,这也是秦国强盛最主要的原因,没有之一。
文:Nixy汪纯后世闲家谈史的时候,常常非议秦朝/秦国,认为“秦二世而亡”是因为崇尚“法术诈力”,而没有“行仁政”。这种说法涉及到诸多逻辑上和事实上的错误。他们往往忘记了秦国在东周公元前891年就已经是一个诸侯国了,秦始皇嬴政是秦国的第37位国君。
文 | 扶苏论编辑 | 扶苏论«——【·前言·】——»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它不仅推动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融合,也为法律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接下来我们将从多方面深入剖析秦朝法律的法律形式以及刑罚体系,并探讨其对后世的影响。
作者:王勇(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统一天下后,“繁刑严诛,吏治深刻”,使得“天下苦之”,于是陈胜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天下苦秦”是秦末战乱中流行的反秦口号,所谓“苦秦”,既是苦秦法,也是苦秦吏。
秦王朝除了统一六国的伟业外,在历史上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存在的。在很多史书的记载中,秦国的暴政和过度的徭役以及族群间的歧视,严酷的吏治,征集壮丁修筑长城,焚书坑儒,对于关东地区殖民地般的政策,让它成为人们口中的暴秦。真相真的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