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贵州日报 养殖场工人为牛投食。现代化的肉牛养殖场。4月30日,走进仁怀市长岗镇蔺田村的仁怀市和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场,一座座宽敞整齐的标准化肉牛养殖圈舍映入眼帘。圈舍内,养殖工人忙着备料、投食,一头头西门塔尔牛吃着草料,长得毛色光亮、膘肥体壮。
去年以来,凤台县在继续重点抓好生猪等主要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精准有效推动养殖用地、环评审批、养殖贷款、政策性保险等肉牛产业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快形成肉牛产业均衡协调的发展格局,培育肉牛产业新动能。
初冬时节,走进蕲春县狮子镇花凉亭村康庄家庭农场,一头头膘肥体壮的黄牛聚在一起,“哞哞”声音此起彼伏。 “它们是肚子饿了。”农场负责人康新德笑着解释,而后娴熟地装满一车精饲料,拉入牛舍,舀进饲料槽中,均匀地铺开,“一天要喂两次食,上午10点一次,下午4点一次。
近年来,玉门市黄闸湾镇因地制宜,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打造肉牛养殖特色产业目标,有效盘活闲置资源,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让村民更有“犇”头。
庄浪县国家科技特派团肉牛产业组专家人才按照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要求,深入开展牛产业技术指导、引进推广新技术、集中攻关肉牛养殖技术难题,培养帮带本土“牛专家”“牛人才”,以人才资源集聚优势推动牛产业“牛”劲十足。理思路定调子,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7日电(同晗杰)近年来,孙吴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聚力发展安格斯肉牛特色产业,加快构建“411”现代特色产业体系,蹚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牛”路子,2018年就被授予“中国安格斯肉牛之乡”。
走进蕲春县狮子镇花凉亭村康庄家庭农场,一头头膘肥体壮的黄牛聚在一起,“哞哞”直叫,声音此起彼伏……“它们是肚子饿了。”农场负责人康新德笑着解释,娴熟地装满一车精饲料,拉入牛舍,舀进饲料槽中,并均匀地铺开,“我们一天要喂两次食,上午10点一次,下午4点一次。
从黑龙江省孙吴县驱车1个小时来到红旗乡犇兴养殖专业合作社,伴随着阵阵“哞哞”声,一栋栋钢构牛棚映入眼帘,几百头安格斯牛膘肥体壮。 “这个占地9.6万平方米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国家级肉牛标准化示范场,安格斯肉牛存栏超过了千头。”孙吴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韩希辉说。
近年来,玉门市黄闸湾镇梁子沟村党支部紧扣村情实际,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着力筑“凤巢”、引“龙头”、谋合作,推行“党支部+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仅有光伏收益,还有以种养殖为主的稳定的经营性收入,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9.
来源:中国日报网 近日,由河南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2024·乡村振兴看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驻马店市泌阳县、确山县。在这里,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展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
“药菌茶畜”四大产业从“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职教强农、科技富农”壮丽画卷徐徐舒展……近年来,在武陵山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战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专家团队探索出一条用职教力量破解资源产业困局的振兴新路子,交出了高等院校高质量赋能地方社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