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6日报道据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11月1日报道,2024年可能会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运动的关键时刻被铭记。在最近发布的年度《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国际能源署(IEA)预测,中国化石燃料使用量将在明年达到峰值,并在2025年开始下降。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业界认为更快淘汰煤炭的可能性不大。”德国《经理人杂志》24日报道称,由于缺乏建设新天然气发电厂的刺激性战略,德国政府到2030年逐步淘汰煤炭的计划可能难以达成,该国的能源转型将花费更长时间。
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迅速发展背景下,探讨煤炭和新能源的组合路径或对于促进煤企绿色转型具有一定意义。“煤矿地下航道是一种优良的储能场所,具有建设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储气容量大等优点”,河北冀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韩子玉日前在上海伏达储能数字化研究院召开的“新能源与煤炭”交流会上表示,将废弃煤矿用来压缩空气储能,或可为废弃煤矿提供一个资产效益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方面,在电力发展政策方面,中央要求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如图1所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煤电装机容量达到10.8亿千瓦,占全部电源装机的49.1%,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半壁江山,年新增装机维持在3000万千瓦左右,还有相当数量的煤电处于在建与规划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