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8月23日电 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杂志上撰文称,他们研制的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LUX连续不断产生电子束的时间首次超过一整天达到30小时,创下世界纪录,这是通往未来粒子加速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有望让基础研究和医学等领域受益。
“设立在俄罗斯国家核研究大学内的LaPlas研究所等离子体引擎实验室的员工与Sputnix公司联合推出了俄罗斯第一个可以安装在小空间运载工具上的等离子体推进装置的试验,“Sitronics集团新闻办公室说。
理论发明:邵伟利四维结构卫星级等离子推进发动机一种超级推进发动机,采用四维结构设计,它在三维空间显示为卫星大小,具备卫星级的能量。将它放置在一个更庞大的球形卫星大小的飞船里,使其飞行在各大宇宙空间。这种新型推进装置应遵循理论,原理,实验,应用几个阶段。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计划在2025年前将人类送往小行星,在2030年至2035年期间向火星运送人类宇航员。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宇航局正在进行等离子推进器项目的开发,希望能以较低的能源损耗,将宇航员送往火星。
现代航空业近乎完全靠近喷气式促销发动机。宝格推广商业航空石,主要是美国和英国公司占据了垄断,包括普通电气,普通惠特尼,英国罗伊斯罗伊斯。我国开发的C919大型飞机中国仍然无法摆脱使用外国发动机的尴尬情况。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空间站会继续“添砖加瓦”,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都会相继与天和空间站对接,而要想维持空间站正常的轨道,肯定也离不开燃料和推进器,也许有人会想,天宫空间站这么大,所需的助推器和燃料肯定比火箭升空时更大更多。
在美国能源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工作的法蒂玛·易卜拉希米(Fatima Ebrahimi)博士发明了一种新型核聚变火箭,利用磁场从火箭后部射出等离子体粒子,推动飞行器在太空中飞行,速度比目前使用电场推动粒子的火箭推进器快10倍。
来源:科技日报聚变火箭(艺术示意图)图片来源:美国能源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科技日报北京2月1日电 (记者冯卫东)美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型聚变火箭,该设备利用磁场从火箭背面发射等离子体粒子,从而推动飞船穿越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