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上海市浦东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下,由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创新论坛顺利举办。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的工业应用逐步落地,相关产业创新中心也在各地陆续揭牌。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技术攻关和应用探索的关键期,未来市场前景巨大。根据GGII(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左右。
3月21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在上海市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建设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上海正在组织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头部企业、科研机构,开展人形机器人国际标准化研究,并向ISO/TC299(机器人技术委员会)申请设立人形机器人分技术委员
2025年3月21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在上海市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建设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上海正在组织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头部企业、科研机构,开展人形机器人国际标准化研究,并向ISO/TC299(机器人技术委员会)申请设立人形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制表证券时报记者 曹晨近段时间以来,人形机器人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在二级市场受到资金热捧的同时,一级市场早已掀起融资热潮。据业内统计,2024年全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额已突破70亿元。在此背景下,产业链上市公司正积极加码布局,以抢占市场先机。
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1月15日,“芯云荟”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研讨暨投融资对接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发布了四川首个人形机器人团体标准,为人工智能产业人形机器人领域企业发展提供“指南针”。对接会现场“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手段,推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健康发展。
e公司讯,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牵头,联合行业内多家优势单位共同研制的《人形机器人电驱动一体化关节接口规范》标准,已依照《北京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顺利通过立项审查,并正式纳入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1)的标准研制计
【《人形机器人电驱动一体化关节接口规范》标准通过立项审查】《科创板日报》11日讯,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牵头,联合行业内多家优势单位共同研制的《人形机器人电驱动一体化关节接口规范》标准,已依照《北京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顺利通过立项审查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仿生人”的大脑、肢体、外观等,如今也有了团体标准。10月28日,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下称国地中心)联合行业内头部企业和机构,在上海率先发布全国首批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标准。
《人形机器人 分类分级应用指南》《具身智能 智能化发展阶段分级指南》两项团体标准28日在上海发布,这是上海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标准化方面的探索。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工智能发展处方面指出,上海首发这两个标准,有助行业统一标准,加速技术的推广和落地。
来源:证券日报 图①人形机器人在弹奏扬琴 图②展会上的人形机器人“军团”图③可还原人手动作的“灵巧手” 图④逼真的人形仿生机器人在迎宾 刘晓一/摄本报记者 刘 钊 见习记者 刘晓一2024年,人形机器人产业风起云涌。
财联社3月12日讯(记者 王碧微)继“百模大战”之后,具身智能行业进入“热战”阶段。3月11日,越疆(02432.HK)科技、智元机器人两大机器人厂商同日发布人形机器人新品,令机器人产业链再迎“狂欢”,当日相关概念股集体高涨。除上述两家厂商外,优必选(09880.
在人形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开源平台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实验室原型到商业化产品,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面临着技术复杂度高、研发成本大、创新门槛高等多重挑战。开源平台的出现,为这些挑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1月15日,世界级制造业巨头富士康与深圳知名科技企业优必选宣布,双方将就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建立全方位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开展人形机器人在真实制造场景的测试验证及技术创新等工作,积极推动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在富士康智能制造场景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