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畸形,是指脑部血管发育过程中的异常状态,其中动脉与静脉直接相连,忽略了正常的毛细血管床,导致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变化。此异常血管结构自出生即存在,犹如供水系统中的上水与下水管道异常接通,形成了“短路”。此病症归类为罕见疾病,发病率约为1.1-1.2/10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秋分以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气温下降后,寒冷空气的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加上由于天气逐步干燥,饮水不足等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秋分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开始增多,为什么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易发?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该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 吉训明秋分后,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渐下降。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脑出血、脑梗死、脑中风、脑卒中等医学名词。从字面上理解,可以得知这些都是脑血管疾病,但是具体如何区分?下面,就听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高旭详细唠唠心脑血管健康那些事儿。这些脑血管病学名叫“脑卒中”“前面说到的一大堆疾病名,其实学名都叫‘脑卒中’。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6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专家提醒,血脂异常是导致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提升社会对血脂管理的关注度。警惕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 关注血脂管理血管性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等。
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梗塞及脑出血。在秋冬交替、昼夜温差大时,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这个时间段脑血管病容易高发,主要有以下原因: 1.秋冬季昼夜温差大,户外温度下降后可以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对于本身有动脉硬化的患者,可能诱发血流不通畅,导致脑梗塞发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