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苏墨 实习生 荆昭延“今天蜂群看完以后,胡蜂太多了,明天打胡蜂”“其实对于养蜂来讲,(定群表)一定要详细一些”“我们到时候根据定群表合并一些蜂群”……面对经过两次转场后活力愈发变弱的蜂群,养蜂专家申磊向“追花小队”部署接下来养蜂工作的重点,帮助“追花小队”的
中新网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 高凯)从种地到放牧,越来越多综艺节目关注到现代人对田园自然的情感寄托。近期推出的迁徙劳作纪实类真人秀《追花两万里》以蜜蜂为切入点,镜头跟随6个养蜂新手,展开两万里追花路。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15日电 金秋的新疆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近日,天山脚下的阿勒泰市20多万亩向日葵竞相绽放,进入盛花期,金色的花海与群山相映,构造出恬静的田园景致,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新疆阿勒泰市的向日葵花海。
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挖掘广东脱贫攻坚一线的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以漫画的方式呈现,推出《扶贫漫记》系列专题,全面展现广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今天的《扶贫漫记》专栏推出第5期《追花、夺蜜,今天这条推送太甜了》,聚焦科技扶贫,且看广东省科学院如何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以科研项目助推科技扶贫。
“贵州是我生命开始的地方,从小看着父母辛勤劳作创造甜蜜,对于一些人来说,蜂蜜是谋生,但对我而言,是一生的缘分,是父亲在天上的注视。”一番发自肺腑的人生感悟后,勤劳的贵州养蜂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追花寻蜜之旅。身处青山绿水、踏过崎岖山路、经历悬崖引蜂、放置原始蜂桶、收获甜蜜滋味....
每当春天的脚步轻轻走过山南大地,鲜花便如约绽放。而在花的海洋中,一群特殊的“追花人”忙碌着,他们穿梭在一片片蜜源地,为甜蜜的事业辛勤耕耘。他们就是山南的养蜂人。请跟随记者的脚步,一同来探秘乡村振兴的“甜蜜密码”。
杨波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4月12日上午,四川南充高坪区凌云山景区,100多个方形木箱排放得整整齐齐,金黄的蜜蜂忙碌地飞进飞出,奏响春天的乐章。40多岁的蜂农谭昆明,头戴蜂帽,在飞舞的群蜂中,拿出一个蜂巢。颜色好、味道纯的蜂蜜,是人们舌尖上古老的甜味食品,也是谭昆明的甜蜜事业。
中国江苏网4月16日讯(记者 孙军贤)4月15日上午,在宿豫区顺河街道办梨园湾景区,100多个蜂箱依次摆放在盛开的梨花树下,只见一名中年人正全副武装熟练忙着割蜂蜡。他是来自山东招远的放蜂人陈先生,常年奔波在外,追逐花期,以采蜜卖蜜为生。
每年腊月,养蜂人简守银夫妇俩便收拾好行囊,踏上跨越大半个中国的“追花之旅”。一年下来,简守银和他的蜜蜂要转场6次。从四季如春的彩云之南到烟花三月的秦淮河畔,而后一路向西北而行,在阿勒泰山脉下追寻“甜蜜事业”。待到8月底回到四川成都,他的“追花之旅”近1.5万公里。
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有这么一群人,时常隐居于山林之间,与“精灵”为伴,游走大江南北,追花夺蜜。职业养蜂人,一个极为稀少职业,却孕育了绝大部分蔬果。你们总是,轻轻地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万千果实……请教各位养蜂人,如何选择转场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