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紫金山新闻】【编者按】换房,它不仅关乎居住环境的改善,更承载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期待。每一个换房故事背后,都有一段段独特的经历与情感,或温馨、或曲折,但都记录了人们在追求更好生活道路上的努力与坚持。
为了演出奔赴一座城,已成为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城市如何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演艺活动激发活力?走过十年历程的南京森林音乐会给出了自己的精彩答案。南京是一座山、水、城、林俱全的城市,“含树量”极高。
经过改造的小西湖历史风貌区,不仅保留了老建筑,还保留了一半的原住民,到处充满老城南市井生活气息。市建委副主任徐淮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一级调研员程晓明,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副局长颜江,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罗睿,市发改委副主任、二级巡视员祝瑞波,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韩道辉,以及秦淮区、建邺区、浦口区、高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城乡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9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京入选“文学之都”,南京从此又多了一张含金量十足的世界级文化名片。早在2013年,南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协议,就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先学农、后学法,从实验室里的育种技术人员到知识产权维权律师,从风吹麦浪、稻花飘香的农田到国徽之下的法庭代理席。过去10年,江苏博事达律师事务所的潘小龙累计代理数百起植物新品种保护案件,见证并参与着农业的“芯片”保卫战。
这个夏天,南京持续高温,户外尤其“烤人”,宋峰已经连续好几天没有出摊了。自从2012年来到南京,拉扯着小虎艰难地在城市扎根,摆地摊拉货的小轮车就是他的“老伙计”,儿子小虎则是他的“小伙计“,也是他的精神动力。
2021年6月,科技部在南京召开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复函支持南京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希望南京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对科技强省建设的引领支撑作用,树立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标杆。
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祝瑞波介绍,十年来,南京经济总量连跨九个千亿级台阶、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迈进全国大中城市十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7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强富美高”新南京的图景越来越清晰。
近年来,我国城市更新模式逐渐从“大拆大建”向“微更新”转变。2021年11月住建部印发的《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在试点城市中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南京作为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应该如何开展?
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鲜明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南京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创新之能、乘开放之势、走共富之路,扛起省会城市担当,交出一份“强富美高”新南京的精彩答卷。
作为南京中心城区,玄武是南京“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生动表达,不仅坐落着紫金山、玄武湖等生态名片,有中山陵、明孝陵等人文胜景,还拥有“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商圈东北角,资源禀赋可见一斑。十年发展,十年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