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下,北极航道或许会成为全球贸易的一条新通道。据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上周,中俄“北极快线1号”在俄罗斯莫斯科州的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举行开航仪式,在通过铁路将集装箱运输至阿尔汉格尔斯克港后,从该港口出发,经北极航道至白令海峡,随后经北太平洋西海岸航道海运至中国沿海港口。
图为6月22日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拍摄的冰山。 新华社发【记者连线】近期,美国国防部发布《2024年北极战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在战略报告发布后表示,现在是北极的“关键时刻”,气候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北极,也改变了地缘政治和美国的国防任务。
彭博社报道称,随着关系改善,美俄正在考虑将北极作为新的经济合作方向,共同开发北极地区的能源及矿产资源,开辟北极贸易线路。两国在北极地区的合作或成为影响全球能源市场、贸易格局以及生态环境的新变量。从资源体量看,北极地区能源矿藏储量极为丰富,大规模开发或将影响世界能源供给格局。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6月20日报道,科学家说,北极海冰融化可以减少船只排放的二氧化碳。科学家们迅速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北极冰层融化是好消息,因为冰层融化会对海平面和极地野生生物造成灾难性影响,但他们说,政治家们需要考虑这对贸易和旅行的严重地缘政治影响。
在8月3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组织编写的《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2年)》正式对外发布。近40多年来,北极升温速率为全球同期的3.7倍;2022年,北极整体平均气温比较常年偏高1.10℃。
中新社青岛3月2日电 (胡耀杰 王禹)《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23-2024)》(简称“蓝皮书”)3月2日在山东青岛发布。蓝皮书指出,北极治理迎来权力整合和秩序重构的关键节点。蓝皮书称,新一轮的北极权力整合和接踵而来的秩序重构冲击了各国的北极治理理念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