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在古时,中华大地上的大一统政权,基本上都以朝来称呼,比如秦朝,明朝。这与我们现在“国”的叫法不同,不少人认为国与朝不过是古今叫法的变革,但仅仅是这样吗?
从秦朝至清朝结束,一共跨越了2100多年的时间,江山易主、王朝更迭,更是达到数十个之多。只是不知道大家在翻阅史书的时候,是否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春秋战国年间,称呼一个国家政权都是用“国”来代替,可是到秦朝大一统以后,国家政权的称呼转变成为了“朝”,在接下来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除了周边政权用“国”来代指以外,一直都沿用着朝代的说法,这到底是何原因呢?
比如说,绝对君主制下,国家的主体就是君主,贵族制下,国家的主体就是贵族,资本主义下, 国家的主体就是资本家,纳粹德国,希特勒党国体制下,纳粹党是主体。民主制下,那当然是人民是主体,即国家就是人民,人民就是国家,人民通过不同形式参与政治。
国家这个概念从广义上讲: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民族,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不管是从广义还是狭义上讲,国家的核心就是人群,也就是人民,是由无数的个人为单位,根据共同的属于,同一个区域,共同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团队组织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