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雷州解放74周年纪念日,近日该市博物馆举办、雷州革命史展览,一批为雷州革命事业做出贡献的革命志士榜上有名,雷州属抗日南路,革命勇士主要有黄学增,杰哥,欧汝颖,唐采由,黄学增早年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革命理论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党组织委派带领农运干部,成为南路革命领袖先回雷州大搞农民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各种反动势力,后来因叛徒出卖29岁英勇就义,为人民的翻身解放,献出自己的年轻生命。
近期,由雷州市人民武装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雷州市白沙镇等军地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联合送喜报小组”,来到了白沙镇白沙村的雷州籍现役军人洪应冠家中,为其家属送去战备训练三等功的喜报和“三等功臣之家”牌匾,并对其家属表示祝贺,感谢他们多年来的支持与付出,为祖国培养了一位优秀的战士。
雷州市(原海康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党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1949年冬,南路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陈开廉同海康县县长兼支前司令肖汉辉决定,在海康成立渡海船工大队(主要在海康东区),大队长符炎,教导员王平波,下辖三个中队。
东里革命纪念馆内陈列数百份革命史料。记者 李嘉斌 摄雷州市(原海康县)东里镇原名“东海仔”,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素有“雷州革命摇篮”之称,曾涌现出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光辉的事迹,给后人留下了红色基因宝贵财富。
广州军区,这支新成立的军事力量,下辖着四个威名赫赫的野战军,分别是第四十一军、第四十二军、第四十七军以及第五十五军,这其中,第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七军,都是从林彪元帅麾下走出的四野劲旅,他们身经百战,战斗力之强悍,在解放战争的漫漫征途中早已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而第五十五军,虽然其前身是国民党的起义部队,但在经历了改编和思想改造之后,战斗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了广州军区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唐才猷,1916年生12月生,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城月镇吴村人。历任遂溪县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雷州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1团政委,中共滇桂边工委委员、桂西指挥部政委,滇桂边纵队第1支队政委,粤桂边纵队副司令,广东南路军分区副司令,钦廉军分区司令员,高等军事学院学员、教官、教研室副主任,1970年7月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79年2月任省军区顾问。
他是遂溪县新村仔人,从小不喜读书,顽劣调皮,经常殴打同学,侮辱师长。1945年1月,爱国将领张炎、詹式邦领导的高雷人民抗日军在廉江灯草村休整时,遭戴朝恩伙同廉江县自卫大队头目黄镇率领一千多人配合其他部队袭击,高雷人民抗日军溃败,张炎出走广西,在途中遇难,一代爱国抗日名将就此陨落。
周楠,又名周洪飚,广东省中山市人,享年73岁。早年曾在朝鲜汉城华侨小学读书,后到香港做工谋生。历任香港救国会常委,全国学生代表联合会委员,全国各界抗日救国会候补委员,中共广东区中山市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
各乡的反动武装有:界炮乡队30至40人枪,豆坡乡队40至50人枪,县驻杨柑乡自卫中队约60人枪,北坡乡队20多人枪,洋青乡中队50多人枪,官田乡队50多人枪,城里乡50多人枪,调丰乡30多人枪,城月镇兵60至70人,遂城警兵30多人,乐民城、海山、调神、盐仓等村反动武装约150人,吴家村40人枪,双村、田西等村反动武装约50人,周家、后坑等约30人枪,河头等乡反动武装约300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