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7月10日,一份《人民日报》承载着时代的厚重,将世界的目光聚焦于阿尔巴尼亚,聚焦于这片土地上英勇的人民军队,是阿尔巴尼亚人民军建军三十一周年纪念日,也是世界人民共同见证阿尔巴尼亚人民不屈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日子。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隔亚得利亚海和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隔海相望;南部与希腊接壤;东部与马其顿接壤,东北部和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接壤。阿尔巴尼亚的人口与资源阿尔巴尼亚总人口288.6万人,其中阿尔巴尼亚族占88.
阿尔巴尼亚陆军前身为阿尔巴尼亚人民军,主要模仿苏联陆军编制,之后苏阿决裂之后取消军衔,在当时共拥有3.8万正规军和37万民兵,在当时是巴尔干地区实力较强的陆上军力,之后随着苏联解体和北约东扩,开始在北约的帮助下缩减军备销毁武器,目前总人数约为1.2万人,其中2000人为民兵组织,共编有后勤支援营,第1步兵营,第2步兵营,第3步兵营,突击营,特种作战营,战斗支援营,扎尔赫尔驻军,地面部队培训中心。
谈论起阿尔巴尼亚,上世纪老一辈的中国人对它有段特殊的情感回忆……上世纪老一辈的中国人对阿尔巴尼亚有段特殊的情感回忆在美苏冷战的半个多世纪中,国与国之间的碰撞比之现在还要激烈,许多国家之间关系的起起落落,并且这样的状态并非存在于对立阵营,在同一阵营也经常因为道路不同的问题而出现冲突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是中国的“好朋友”,我国进口了很多阿尔巴尼亚电影,比如《宁死不屈》《伏击战》等电影,在这些老电影中,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战士誓死抗击德意法西斯军队入侵的战斗事迹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是伊利里亚人,曾是希腊殖民地,在公元前146年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一部分。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阿尔巴尼亚在奥匈帝国的扶植下,11月28日宣布独立,其目的是阻止塞尔维亚取得进出亚德里亚海的出海口。
1966年到1986年二十年期间,阿尔巴尼亚总共修建了数十万座碉堡,有大有小,有单人的,也三四个人的,还有的可以驻扎三四百人的,具体修建了多少,没人知道具体数目,大概估算在20万座左右,对于那个时期的领导人霍查来说,当然是修建的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