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是植物繁殖的季节。北京在春季的3月下旬到4月下旬进入花粉高峰期,主要以柏科等树木花粉为主。风媒植物花粉引发过敏“我们所说的花粉,其实是高等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是植物为了繁衍生息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近日,广西南宁市气象局开启花粉采集业务,工作人员正将涂抹了粘附剂的薄片放置于花粉采集架上。如今,空气传播花粉致使人体过敏的情况越来越受公众关注,采集花粉样本为掌握致敏原情况、研究花粉浓度与局地气象因素关联性奠定基础,对做好公众气象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上,人类已经与花粉症“相爱相杀”几万年,就连智人的远亲尼安德特人也未能幸免,“花粉”一词甚至融入了不少地区的语言文化当中。花粉症曾被当成一种贵族的象征,就连达尔文都为之着迷。19世纪的医生一边为一种神秘“伤寒”而苦恼,一边为查明原因付出艰辛努力。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日,一条北京天坛公园漫天花粉的视频在网上流传,画面看起来云雾缭绕,有网友表示:“远在外地的我看到这花粉的规模都想吃一片氯雷他定”“看到视频鼻子开始痒痒了”“隔着屏幕都感觉不能呼吸”……天坛公园的柏树花粉(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记者3月21日从天坛公园获悉,目前,
本报讯(记者 郜阳 马丹)春日踏青赏花,这是一件愉悦身心、有利健康的事儿,可有些人却因此惹上麻烦——过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徐文彬提醒,春秋花季,空气中飘浮的花粉颗粒比较多,也是过敏性疾病高发的时期,“外出踏青赏花,应重视防范花粉过敏”。
每年春季的3月下旬到4月下旬是北京的春季花粉高峰期。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北京大部分地区的圆柏花粉开始大量飘散。气象部门数据显示,今年的春季花粉高峰期较去年提前了4至7天,预计还将持续4周左右。受气温回升和大风天气影响,眼下北京多地的圆柏花粉飘散量骤增。
“要是世界上没有花粉那该多好!”不少深受花粉症困扰的人如此心心念念着。人类已经与花粉症“相爱相杀”几万年,从19世纪开始,医生一边为神秘的新病症伤神,一边艰辛努力查明真相。花粉症也许不是单纯的植物学原因导致,而有着更复杂的理由。
普通人的春天从赏花、踏青开始,对过敏者来说,喷嚏不止、泪流满面则是春季到来的标志。花粉过敏作为一种季节性流行病,在日本约有600万人受其困扰,在美国每100人中就有至少2人花粉过敏。近日,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发布“2023公园城市花粉指数”,提醒市民做好外出防护。
导 读目前,北京市已进入春季花粉过敏高峰期,柏树花粉的过敏人群数量最多。专家表示,花粉季节,过敏患者可以用药物控制症状,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找到过敏原,并进行脱敏治疗。上午10点多,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已经满号,许多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近期都出现了眼睛痒、打喷嚏等症状。
春意渐浓,花粉也跟着愈发浓烈。不过,让人意外的是,最容易引起过敏的花粉其实并非鲜花花粉,而是树木和杂草的花粉。目前本市花粉种类以柏树和杨树为主,而且浓度很高,建议花粉过敏者加强防护,远离过敏树木茂密的地方。
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转眼已到3月中旬,你是不是又过敏了?许多人可能会疑惑,为啥生活中几乎不接触花,还会出现花粉过敏?其实,花粉过敏的“罪魁祸首”并不是花。自然界的花粉传播主要分为风媒和虫媒两种形式。虫媒花粉:油菜花、桃花、梨花等,花粉颗粒大,量少,不易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