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运遗骸的车辆通过猴桥口岸通往缅甸,等会将进行车辆入境彩排,5日的猴桥口岸迎接仪式上,将有40位礼兵向这些归国的“兄弟”敬礼彩排今日,“遗骸归国”活动组将前往缅甸密支那,迎接埋葬在当地的347副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归国。
图为两岸新媒体人在滇西抗战纪念馆缅怀中国远征军。(摄影 李昕)华夏经纬网讯:(记者 李昕)来到滇西,来到腾冲,就不可不来滇西抗战纪念馆,这座为了纪念1944年收复腾冲的中国远征军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而修建的纪念馆和墓园,凝聚和定格着一段珍贵的两岸记忆和民族史话。
编者按:2014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后的第一个纪念日。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抛头颅、洒热血,用一场场血战将日寇驱逐出中国。
台北“中正纪念堂”台军仪仗队15日起移出有蒋介石铜像大厅,结束历时44年的大厅站哨与交接展示,改在户外的进行操演。此事引发强烈争议,外界质疑民进党当局打着所谓“转型正义”的旗号,企图将“中正纪念堂”全面“去蒋化”。
中新社瑞丽8月19日电(记者 胡远航)“战争之道在于止战。”8月15日至18日,包括两岸退役将领、专家学者、青年代表、媒体记者等在内的200余名两岸人士,走进云南保山、腾冲、瑞丽等地,重返滇西抗战战场。触摸这段悲壮的历史后,大家表达了“止戈”的共同期盼。
战争是残酷的,有的战士战死沙场,尸骨无存,埋骨异乡;而有的战士虽然幸运地活了下来,却也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无法落叶归根。为老兵寻找家人,让老兵踏上回家之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老兵问题。2009年,滞留缅甸的远征军老兵回到故土河南,抓起一把故乡的黄土便咽了下去。
中新网腾冲9月7日电 题:台湾新媒体人踏访云南:在侨乡和顺感受文脉绵延作者 罗婕 左正国 张泽道“远山莽苍苍,近水河悠扬。”近日,穿过写有“和顺顺和”的巍峨牌坊,台湾新媒体人走进云南著名侨乡——腾冲和顺,透过一砖一瓦,感受文脉绵延。
远征军入缅是中国自甲午战争后第一次出境作战,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少有的以胜利告终的境外用兵,在三年时间里,远征军从兵败野人到从反攻缅北、滇西,历经数百次的浴血战斗,以141883壮士的牺牲,毙敌69057人,打通了滇缅公路,更创造了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首先收复失地的光辉业绩。
近年来,关于反攻滇西的中国远征军部队的很多影视剧、抗日书籍及网文都说1944年的远征军部队接收大量美式装备,各个军、师从头到脚都是清一色美式武器。事实真是如此吗?真实的历史中,远征军是怎么组建和装备的呢?
中新网腾冲7月10日电 (记者 缪超)9日,云南腾冲阴雨绵绵,倍添哀思。台湾青年陶泓宇打开黑、红、蓝三色瓶装白酒,敬献在中国远征军抗日阵亡将士墓前,“黑色代表祭奠英灵,红色代表一颗赤诚之心,蓝色是中国远征军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