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网购已成为消费者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一些商家常常以商品已拆封为由拒绝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或者在消费者签收产品后以此视为认可商品质量合格导致消费者在遇到质量问题时陷入困境难以维权近日,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在普法宣传活动中也遇到了类似的咨询那么,作为消费者我们应
顶端新闻记者 郑旭7月8日,福建福州市民陈先生在淘宝网购买了一套自己14年前出版的图书,没想到却收到了盗版书。近日来,他不停通过淘宝平台进行投诉,但回复却是“不退货,不能退款”。即便陈先生进行申诉,平台却表示“申诉不成立”。
“七天无理由退货”,这是网购经常会遇到的商家“承诺”,那么,超过七天,能退吗?江阴法院就一起是否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网购案件开庭,消费者网购已超7天,后持续遇到问题,商品无法使用,想要退货遭拒,商家理由是“已过七天期限”,消费者要求退货退款,可行吗?
退货流程是否便捷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体现,更是衡量商家服务质量和商品质量的一把标尺。但是,便捷的“七天无理由退货”并非“无条件”,买家退货仍要遵守相应规则。近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结了一起涉“七天无理由退货”案件。
原标题:到货时人在外地、快递员放在超市、取货时已过七天 市民退货“超期”引发争议资料片在网上买东西,如果到货时人在外地,快递员将货品放在超市,消费者取后想退货,商家以“已过七天无理由退货”为由拒绝退货,合理吗?10月30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原标题:买家退款不退货 卖家跨千里起诉泉州晚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墩良 通讯员 林海岚 张静吟)一块手机内置电池卖了40多元,买家曾某某以电池不耐用为由申请退款,拿到退款后,他却没退货。这下卖家不干了,跨越千里维权来到泉州,将曾某某起诉到法院,前后花费了一两千元。
红网时刻新闻6月2日讯(记者 肖依诺 通讯员 徐孟琴 贺艺蕾)网购有风险,当电商大促遭遇网络消费纠纷,大家该如何维权呢?近日,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2021年5月,何先生花费2060元在某网店购买了商品锂电池,店家承诺质保两年。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陈逸之 通讯员 郑永珊网络购物已成为社会消费的一大潮流,为了吸引客流,各大购物平台各出奇招,如推出“仅退款”规则,初衷是为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然而有个别消费者利用该规则漏洞薅商家“羊毛”,殊不知此举损害了他人合法权益。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苏叶案例:2022年6月,家住兰州市西固区的王女士在某网购平台购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收到货物半个月后,王女士前往交通管理部门办理上牌业务,但却遭到了拒绝,理由是该电动自行车产品合格证上标注的蓄电池的生产企业、型号均与实际收到的蓄电池不符。
一名买家在电商平台网购了1件脐橙,收到货后向客服提供了1个坏果的售后图片,协商后表示不想退货退款并要求补偿10元,但该买家在收到客服转账10元后,再次在电商平台申请退款并操作成功,并一直未退货,事后买家被商家起诉。
近日,推荐性国家标准《售后服务 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GB/T 44904—2024)发布,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售后服务无理由退货的退货条件、退货流程、服务监督与评价等内容,适用于采用非现场销售及现场销售方式购买商品的无理由退货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类线上交易模式层出不穷,交易的商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一些网友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购买名贵的收藏品时,不会和商家签订书面买卖合同,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呢?
2024-03-14 14:5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则作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强消费能力的重要规则,在网络消费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某店铺是一家在网购平台经营手工饰品的店铺店铺首页显示“发货前已检查清楚商品收到货请录制完整开箱视频以防售后纠纷”“注:因商品为手工制品本店特别定制款式不支持退换货”2023年12月小美在该店铺购买多个手工饰品价值1000余元收货一个多月后小美通过平台向某店铺发消息称饰品被他人弄坏
华商网讯(记者 王欢)近期,#网购11元衣服仅退款后赔偿800元#、#1400元的洗衣机因无法安装被仅退款#、#仅退款薅羊毛或涉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网络上出现众多仅退款相关教程#等话题频频冲上微博热搜,也把各大网购平台推出的“仅退款”政策送上了风口浪尖。
作者:杨鑫宇前几天,一名网店店主发视频吐槽称:“电商太难做了,‘六一’儿童节才刚过,就开始大批退货,已经有改行的想法了。”店主说,最近店里被退货的衣服都是“六一”儿童节的表演服,退回来的衣服都已经穿过了,打开包裹一瞬间传来汗臭味,有的衣服上还疑似有口红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