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宣海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有一条主题为“一眼千年”的文化长廊。长廊北侧,冒出头的遗迹和文物揭开千余年前的汉代路县故城;长廊南侧,高楼大厦建筑群展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新生机。眼下,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一期建设已完成,正在开展二期绿化工程。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北部的路县故城遗址,是一处始建于西汉初期、以两汉时期为主体年代的大遗址,是汉代渔阳郡路县县城。2016年,在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前期考古勘探时,发现了这一遗址,然后逐年、分阶段考古发掘。
为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展示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北京的历史文脉…… 今天(10月21日),2023北京公众考古季“家庭考古研学活动”在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举办。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古城村的“路县故城遗址”,是两汉时期路(潞)县的治所,由城址本体、城郊遗址区、城外墓葬区等构成。
路县故城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古城村,作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据史料记载,路县始建于西汉,属渔阳郡;王莽改路县为通路亭,隶属于通路郡;东汉恢复西汉旧称,但改“路”为“潞”,始称潞县。该城址就是两汉时期路(潞)县的治所。
10月21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右一)带领活动参与者走进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当日,2023北京公众考古季家庭考古研学活动在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举办。20组家庭走进考古发掘的现场,体验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学习考古工具使用、铜钱拓片制作等技艺,感受考古工作的魅力。
原标题:在“历史之眼”邂逅千年汉代风华(主题)——本报记者探访北京路县故城遗址(副题)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高雅厚重的米黄色城墙外,有一座与遗址共存的博物馆,近2000平方米的原址保护区域被装进了“保护罩”,一系列创新技术打造的别致建筑向公众掀开“历史之眼”。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图①:城市副中心水井考古发掘现场。图②:路县故城手工业遗址区正射影像图。图③:路县故城城郊遗址区考古发掘现场。制图:潘旭涛10月29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辽金元考古研究部副研究馆员尚珩在朋友圈发了几张照片。
明年5月,一座位于城市副中心的汉代故城遗址上的公园,将对外开放。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的一、二期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具备开园条件。路县故城是汉代渔阳郡路县县治所在。2016年,本市在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前期考古勘探时,发现了这一遗址。
“北京考古·发现路城”考古研学活动27日在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举办。本次活动是“2024北京公众考古季”的系列活动之一,将考古课堂从展厅延伸到考古工地,让公众从文物与展品中感受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考古工作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