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免费赠药”“余药共享”等善行和爱心在邻里、陌生网友间接力,这种互帮互助的公益行为温暖着彼此,也缓解了药物的暂时性短缺。然而,有人担心“是药三分毒”,如果受赠一方吃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赠药一方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最好在赠药时写一个“免责声明”。
近段时间,免费赠药、余药共享等爱心行为在邻里和陌生网友间接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药物的暂时短缺。然而,有网友担心这样的行为是否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还有网友提出是否应在赠药时附上一个“免责声明”,那么从法律角度看,这样的“免责声明”有必要吗?
“你要的酒精我马上送到你楼下”“发热病人可免费领取布洛芬4片”眼下“免费赠药”“余药共享”等爱心善行在邻里、陌生网友间接力然而有人担心“是药三分毒”如果受赠一方吃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赠药一方需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是不是该在赠药时写一个“免责声明”呢?
文 | 常莹最近,各地感染情况增多,不少人为了退烧药发愁。于是,人们纷纷采取自助、互助的方式将发烧药等药品进行接力互助。“免费赠药”“余药共享”等善行和爱心在邻里、陌生网友间接力,这种互帮互助的公益行为温暖着彼此,也缓解了药物的暂时性短缺。
听说过买菜“买一送一”谁能想到竟有“买药赠药”注意了两药店因此被叫停!日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中发现,辖区内某药店在促销“某牌肠炎宁片”“某牌强阳保肾丸”等药品时,在药品包装盒外贴有“第二盒0元”“买1得2”等促销标识。
12月23日,陕西汉中两人自行购买退烧药后在直播平台免费赠药,因涉嫌违法违规被查一事,引发网友关注。对此,24日,记者致电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该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为了避免安全风险,我们对于药品的管控还是比较严格的,尤其是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