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公里外的太空轨道上,中国空间站的机械臂正以0.5毫米的精度抓取实验设备。这不是科幻电影场景,而是机器人"小航"的日常工作画面。当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第128天时,这个身高1.2米的智能机器人正在改写人类探索宇宙的底层逻辑。
不仅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还承担着防洪、灌溉等重要职责,水电站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对水电站的“体检”,尤其是大坝水下部分的检查,对水电站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位于我省苍溪县的亭子口水电站,过去每次对大坝进行检查,就要耗资上千万元。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请尝尝机器人为你泡的茶。”7月3日,重庆邮电大学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实验室里,魏博在“泡茶机器人”的触摸屏幕上按了两下,顿时两只机械手臂开始动了起来,温杯、洗茶、分茶……机械手臂做出了一系列慢慢悠悠但像模像样的泡茶动作。
中新网兰州4月30日电 “我们对航天事业多了一份敬畏感,也多了一份亲近感,不再觉得遥不可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10所载荷中心高级工程师孙迎萍已扎根该领域9年,她一边向媒体介绍该团队研制的产品,一边诉说着一代代航天人梦想中的“星辰大海”。
我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曾经写过一本叫做《人造太阳》的中篇小说,里面就构想了一种运用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遮蔽太阳,一方面采集阳光发电,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对地面的日照来调节地球上的水土气温,帮助人类社会更加顺畅的运转,甚至还衍生出了专门去太空电池板上做清洁这样的工作。
第七届人因工程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航天员站在高高的机械臂上往下看,宇宙的绚烂与深邃皆在脚底。舱外,蓝色的地球盈盈欲滴,缓缓转动,带着人类百万年波澜壮阔的征战、牧歌,欢愉与悲戚。但,这只是地球人的浪漫想象。
崛起中国的名片夹里,又多了一张“中国水电”。去年9月26日,摩洛哥马拉喀什。素有国际工程咨询领域“诺贝尔奖”之称的“菲迪克2016年工程项目杰出奖”, 授予了中国溪洛渡水电站。这是全球21个获奖项目中唯一的水电项目。
赴九天,问苍穹,逐梦星辰大海的征程,自古至今从未停止。1969年的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荒漠的月球上,首次留下人类足迹。从此,每年7月20日被定为人类月球日。正如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所说“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这是正在建设中的山东省重点水利工程——青岛官路水库,建成后将从根本上缓解青岛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与棘洪滩水库一起青岛市供水“双保险”,全面提升青岛市乃至胶东半岛的水资源统筹调配、供水保障和战略储备能力。进入10月,青岛官路水库工程迎来建设的“黄金期”。项目建设目前进展如何?
央广网郑州2月28日消息卫星正常入轨,遥测参数正常,太阳翼、天线均展开正常,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月28日,记者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获悉,北京时间2022年2月27日11时06分,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与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共同研制的巢湖一号卫星搭载于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通过一箭22星的方式,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国企为什么留不住人?张小平,在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任副主任研究工程师,负责航空低温发动机整体设计研究和技术把关。他离职之后航天601所却突然发现没有他整个项目都瘫痪了,601所发了一封公文来表达事态的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