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通讯员 张翼飞3月31日12时30分,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OPO(器官获取组织)科团队全力协助下,一架救援直升机带着湖北捐献者的器官,在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门诊楼高架直升机场降落,医用转运箱通过绿色通道被迅速送往手术室,一名湖南患者迎来重生的希望。
启动“空中120”用直升机救援,在深圳已不稀奇。仅今年春节,深圳“空中120”就出动了两次救人,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航空应急救援是低空经济的重要一环,目前,深圳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航空医疗救援体系,搭建起了畅通无阻的空中生命线。
核心阅读直升机空中急救,在我国还是个新鲜事儿,但发展势头已十分迅猛。从停机坪、医用直升机、低空航线到指挥平台,整个空中医疗急救体系正在起步探索。空中医疗急救主要针对哪些人?如何为危急重症患者医疗救治搭建“空中生命线”?空中医疗急救这一新兴领域的市场前景如何?记者进行了探访。
小编有重大好消息要发布!今后,大家可以搭直升飞机去看病啦!!有木有很惊喜?昨日,湖南首家空中医疗救援基地落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并开展直升机空中医疗急救实战演练,探索打通“空中生命线”,致力于打造覆盖湖南省的“黄金一小时”生命救援网络。话不多说,先睹为快!就是它!
新华社 我国将打造全国50%人口密集区及重点灾害带航空救援覆盖,城市群核心区域航空应急救援达到30分钟响应,重点灾害带实现1小时响应。这是记者23日在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航空应急救援分会成立大会上了解到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贾凯清 通讯员 彭良程)今日,记者从湘江集团湘江通航公司获悉,2月7日,湘江通航公司再次完成一例跨市医疗航空转运,仅用时1小时12分跨越长沙邵阳两市,相比道路转运缩短3小时,为患者架起了一道“空中生命线”。
2月10日下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总院、和济医院沁县分院联合开展的“空中救援”医疗救治应急演练圆满完成,此次演练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效检验了航空医疗救援体系的应急响应速度,为区域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应急医疗保障工作奠定基础。
10月31日,一场争分夺秒的航空医疗救援演练在青岛机场举行。本次演练在中国民航局运输司、民航华东局通航处的指导下,由青岛民航监管局、青岛卫健委联合主办,青岛机场、青岛市急救中心承办,浙江、安徽、山东三地民航监管局到场观摩,旨在提高机场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的能力,保护旅客生命安全。
“立即准备直升机和机组人员,马上联系港大深圳医院”。日前,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与中信海直、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联合开展“空中生命线”应急医疗救援演习,通过“医护人员、医疗设备随机出海”实现医疗前置,“直升机直落医院”与时间赛跑,全力保障海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10月9日一早,上海瑞金医院航空医疗救援队首批队员踏上了前往捷克布拉格培训学习的征程。参与本次赴捷培训的医疗队员共有6名医生、3名护士,他们是过五关斩六将从预备队伍的29个人中精选出来的,是瑞金医院第一支航空医疗队伍。
2021年7月17日以来,河南省大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的极端天气,郑州市多个气象站日降水量均超过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值,尤其是在7月20日16时至17时,仅一小时内降水量就达201.9mm,相当于全市年均降水量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