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先天由中国文化影响之巨大,到了无法割离的地步,绘画也是如此。近代日本人对传统中国画发展推动做了不少工作,竹内栖凤就是其中之一。手头一幅竹内栖凤的真迹鸢尾花,这是日本画家花鸟画创作比较喜欢的题材,相同题材,但名家手笔确实不凡。
今年初春,日本邮政以艺术名作为题材,发行特制的纪念邮票「美术的世界」系列,首波推出「蓝色世界」,从19到20世纪近现代的日本绘画、工艺品、欧洲绘画中,挑选出以「蓝色」为特征的作品,又分成63日圆、84日圆两种邮票价格,选作有部分差异,让人两种版本都想收藏。
●●● 豌豆 ●●●在北市口卖熏烧炒货的摊子上,和我写的小说《异秉》里的王二的摊子上,都能买到炒豌豆和油炸豌豆。二十文(两枚当十的铜元)即可买一小包,洒一点盐,一路上吃着往家里走。到家门口,也就吃完了。离我家不远的越塘旁边的空地上,经常有几副卖零吃的担子。卖花生糖的。
立夏之际,正是观展的好时光。在上海,除了以普拉多藏《蒙娜丽莎》摹本为代表的“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乌菲齐馆藏“18世纪欧洲绘画”及“提香主题展”等聚焦西方经典名作外,还有鲁迅纪念馆的“永乐大典”主题展,世博会博物馆的“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珐琅特展”等。
“画妨墮俗何妨丽,诗为陶情不为名。”2024年2月25日,鲍少游艺术馆开馆暨画展“游于艺——画伯的行脚”开幕式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题馆一楼鲍少游艺术馆举行。鲍少游后人及学生们从各地赶赴广州参加开幕式。“游于艺——画伯的行脚”展览现场。
近期,编辑了一组刘继卣先生的故事,表示对大师的敬仰之情。1953年刘继卣一次去岳父家,他自告奋勇去买菜,但到了吃饭时间,还不见他回来,家人派人去找,才发现,刘继卣在街上正对着一位形象很好的老人画像,周围围了不少观众,甚至造成了交通堵塞,而他却一点也未发觉。
鲍少游作品《长恨歌诗意——金屋装成娇侍夜》。 1949年,鲍少游在其牡丹画展上与张大千(左)、高剑父(中)合影。 鲍少游艺术馆现场复原的鲍少游画室“丽精画院”。南都记者 刘晨 摄 “画妨墮俗何妨丽,诗为陶情不为名。”这是著名岭南中国画家鲍少游自书的一幅楹联。
初夏时节,各类风物渐次登场,让人留连,一些艺术展览更让人留连不已。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在举办“秦汉文明”系列展览,安徽博物院追寻群舒古国的足迹,北京恭王府博物馆有“影中乾坤”刻画皮影艺术,台北故宫博物院既有“看得见的红楼梦”,又有以“宫殿建筑”为题材的书画与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