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家长群里,一则关于上海小学生学乐器的段子引发了热议:“如今上海小学生最无用的三样东西,当属钢琴、乐谱架和考级证书。”这话虽听起来刺耳,但仔细研究上海艺术特长生的选拔规则后,我便深刻理解了为何越来越多的家长放弃让孩子学乐器。今天,就让我用最直白的语言,为大家剖析背后的真相。
学生每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艺术拓展课、艺术团排演、艺术观摩等)不少于2小时,学校帮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1-2项艺术专项特长……这些措施3月15日起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有效期5年。
开学近一个月,上海各中小学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引进优质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其中,被誉为上海艺术教育“排头兵”的小荧星艺校更是派出最强师资阵容“出征”,近百位高级及以上教师组成的专业团队走进全市14个区的40所学校,为4000多名小学生开启了涉及21个专业的105门专业兴趣课。
一方面没有钱去供我学习艺术,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小,艺术兴趣班特别少,甚至在镇上根本就没有,所以如今在艺术方面属于没有任何修养,在参加单位年会等活动时,没有拿得出手的才艺,这是除了身高硬伤之外,我最遗憾的事情。
学生每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艺术拓展课、艺术团排演、艺术观摩等)不少于2小时;各中小学校依据课程标准组织实施全员艺术素质测评,完善初、高中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将美育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艺术选修课程和课后服务,帮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1
作者|东林富我女儿4岁了,正在上幼儿园,我给她报了幼儿园的创意美术课外班,每周上两次课,每次课一个小时,女儿学得特别高兴,有不少家长问我:“孩子这么小,学美术有用吗?”我的回答是:“不但有用,而且是特别有用。”表姐是清华美院毕业,她的生活,美得就似一幅画。
中新网上海2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德育铸魂、体育强志、美育润心、校企联合、工学一体……记者14日获悉,上海以创建教育综合改革国家示范区为牵引,正多措并举加快发展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