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胡祎、通讯员祁羽惠)1月23日从省农信联社获悉,过去一年,围绕“三农”金融需求,全省76家农商行全年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2726亿元,比年初净增325亿元,增幅13.52%,高于各项贷款增幅4.89个百分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54万户。
每经记者:张卓青每经编辑:段炼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人民银行在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会同银保监会研究制定了《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记者缴翼飞 北京报道 12月8日,在由新华网主办的第八届金融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杜志雄指出,金融企业在乡村振兴过程当中,承担社会责任有待加强,银行业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增速逐步放缓,贷款结构有待优化,还继续存在着乡村产业兴旺的资金支持不足的问题和矛盾。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从新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近日召开的2021年年中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6月末,新疆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达3816.12亿元,同比增加291.07亿元,增幅为8.26%,贷款增幅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近日,工商银行聊城分行发布了多款涉农贷款产品,满足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产品简介:“种植e贷”是工商银行基于土地权属、种植规模、农业保险等涉农数据,为农业种植客户打造的专属金融产品,支持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
银保监会近日表示,全力支持乡村振兴,督促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加大“三农”信贷投放,改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推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积极发展面向低收入人群的普惠保险,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监管引领。
近年来,建行临沂分行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深入贯彻国务院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围绕临沂市委市政府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以普惠金融为抓手,以金改试验区为阵地,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服务乡村经济,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勇做金改试验区的领头羊,谱写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最美画卷。
《报告》通过调研多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以及覆盖全国各区域的地方法人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梳理了当前不同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并概括总结了五类乡村振兴主要服务模式,最后从政策保障、信息共享等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本报记者 郭建杭 北京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为了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央行及银保监会下发了《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此后,涉农贷款持续增长。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该文件与往年一样聚焦“三农”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农村贷款余额36.94万亿元,同比增长10%,全年增加3.38万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8.23万亿元,同比增长8.2%,全年增加1.38万亿元。农业贷款余额6.36万亿元,同比增长9.
在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我国涉农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54.64万亿元,同比增长16.0%;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21.03%,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0.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