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待了20余年,对于700多公里以外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我还是陌生的。从前也想象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阔景象,不免心驰神往,终于有了几天年假,于是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到达嘉峪关的时候,正值傍晚,风很大,将天空中的云吹得如红色轻纱一般,一丝丝、一片片,随意地飘浮着。
图为游客在嘉峪关关城景区内游览。戴文昌 摄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时值暑期,嘉峪关关城景区旅游持续火爆,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游玩打卡,“沉浸式”体验“天下第一雄关”。截至目前,嘉峪关文物景区今年接待游客量累计突破170万人次。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截至2023年8月9日,嘉峪关文物景区今年接待游客量累计突破150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提前了15天。8月12日,甘肃省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嘉峪关市,深入采访嘉峪关市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嘉峪关,中国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距今已有650年的历史,是明代长城沿线修筑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为壮观、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军事关隘,古称“河西第一隘口”,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长城,是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中国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盛夏时节地处甘肃省嘉峪关市的嘉峪关关城景区旅游热度不断攀升景区内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争相一睹这座丝路重镇的风采欣赏“雄关楼堞倚云开,驻马边
中新社兰州7月28日电 (记者 闫姣)“天下第一雄关”甘肃嘉峪关经过一系列保护工程后,数字科技助其焕发新生。中外游客不仅能“登长城、看长城”,还能沉浸式“夜游长城”甚至亲手“修长城”。与日俱增的互动感与参与感,尽情展示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
进入暑期旅游旺季,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有着“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嘉峪关关城景区人群涌动。人们在这里感受长城的雄伟与壮阔,了解古代军事防御设施的建造知识。近年来,嘉峪关市加大长城保护力度,切实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
新华社兰州9月26日电 题:“天下第一雄关”古韵今风焕新彩新华社记者郎兵兵清晨,阳光渐次照亮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矗立在大漠戈壁之上的古建楼阁沐浴着金光,显得格外壮美。8月16日,安徽合肥游客俞胡元在嘉峪关关城上拍古装照。
位于甘肃省西部的嘉峪关是中国万里长城的西起点,也是明代长城沿线保存的最为完好的古军事城堡,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雪后的嘉峪关更展现出苍茫雄伟之姿。本期节目将带大家在巍峨连绵的雪峰和古战场、古遗址中追寻历史的记忆。
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连日来,甘肃省嘉峪关市旅游市场热度不减,前往嘉峪关关城的游客络绎不绝。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嘉峪关市累计接待游客580.52万人次,同比增长134.65%;实现旅游收入33.33亿元,同比增长159.76% 。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历经650多年风雨洗礼,依然屹立不倒、气势磅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