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佛陀还留了“卷发”?如在《华严经》中,可以是利乐众生,施予众生无畏的“勇猛丈夫观自在”,在《普门品》中也可以是“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的“送子观音”。
这里是 大人说点关注 不迷路知古今 知兴替马头观音是佛教中一位具有忿怒相的观音菩萨化身,也是六道中畜生道的护法明王,常被称为马头明王、马头金刚或马头大士。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印度佛教中的阿耶揭唎婆或何耶揭唎婆。
提起菩萨,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西游记》里的观世音菩萨,但菩萨有很多,光《西游记》里就有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等,而且除了观音菩萨,其他的菩萨都是男性,且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根本分不清这个菩萨到底是哪一个菩萨。
(蜗牛看西游第33期)文/牵着蜗牛散步读《西游记》久了,便发现一个问题,观音菩萨在文中有时叫观音,有时又叫观世音。这是笔误还是什么原因?还有人告诉蜗牛,其实观音菩萨是男的,唐朝以后才成女身。这又是为何?抱着学习的态度,蜗牛进行了资料查证,了解了一些背景。
上到八十老太,下到黄口雏儿,问起观音菩萨,大家都会莫名有一种亲切感。观音菩萨之所以称名观世音,“观”是菩萨能观之智,“世音”是菩萨所观之境,在《楞严经》中, 观音菩萨说自已在因中修行,久远劫前,得值观音如来,蒙观音如来教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依之修证,从耳根闻性本觉的理体,起始觉妙智,观三种世 间所有音声,皆唯心所现,故不循声转,反观闻声之性,入流亡所,解六结,越三空、终证圆通,故得古之观音如来授以观世音号。准提观音 — 主救度人间道。
诸神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我们民族心理和民俗习惯的一种反映,影响了和继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这一传统文化,我们理应深入探讨和研究,发扬其健康合理的成份,使我们的社会和人民在和平的环境里,更加理智、自尊、祥和、团结,“让人间充满爱”。——望您知佛,懂佛,学佛,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