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葛君德忱帖》行书,纸本,尺寸28厘米x91.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为米芾著名的《草书九帖》之一,又是其晚年成熟书风的代表作之一,为致葛德忱书札。此帖自始至终,气韵十分流畅,下笔如飞,痛快淋漓,毫无顾忌,点画之际,妙趣横生。
纸本 行草书 25.4*78.6米芾著名的《草书九帖》之一,是其晚年成熟书风的代表作之一。此帖自始至终,气韵流畅,下笔如飞,痛快淋漓。此帖为致葛德忱书札。葛德忱疑即葛蘩,名字相发之义本《诗经·召南·采蘩》序毛传。乃葛蕴、葛藻长兄。
宋 米芾 德忱帖 纸本 行草书 25.4x78.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作品鉴赏《德忱帖》为著名的米芾《草书九帖》之一,是米芾晚年成熟书风的代表作之一。此帖自始至终,气韵十分流畅,下笔如飞,痛快淋漓,毫无顾忌,点画之际,妙趣横生。
一、苏轼《归安丘园》对于有故事、有才华的人来说,随手写下的一封手札,都会有绵延不绝的故事。北宋大文豪苏轼苏东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封给好友写了一封幽默诙谐、充满真挚感情的信,没想到却给自己埋下了祸根,后来居然成了苏东坡厄运的发端。这通信札,是苏东坡写给宫使正议子厚的一封信。
《京华收藏世家》,郑重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2月。我携带着谢稚柳为我画的《西湖小景》长卷,在冰上穿湖而过,由什刹海的北沿到了南沿,推开20号的小门,走进一个不大的院落,拾阶进了北房,拜访春游主人张伯驹先生。
张伯驹先生是1982年2月26日在北京去世的,至今已经过了整整一年了。但在实际的生活上,我却比过去更为忙碌,特别是在社会的交往上,因伯驹去世了,我不仅要忙我自己的不少事,更要把他生前有关书画和其他的好多事,也都担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