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健康成长有时甚至比身体的健康更重要。拥有30余年临床经验的儿童心理学大师肖纳•英尼斯,在多年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与匈牙利著名插画家艾瑞兹•阿戈科斯共同创作了这套“大抱抱系列绘本”,和孩子谈生命、论友谊,讲述如何与人相处以及网络世界的纷繁复杂。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中国很重要的一个节日。当我们的祭祀祖先的时候,往往会略带一份伤感。这时候,如何与孩子解释灵魂与死亡,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同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般到5岁左右,大部分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思考关于灵魂与生命的主题。很多孩子都会问到 “人为什么要死亡?
作者:小铼妈 微信公众号:小铼妈谈育儿(pureRearing) 原创精品,欢迎关注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生老病死,没有人可以逃脱。正因为沉重,所以家长们都想要避开这个话题。但是当宝宝养的小鸡、小金鱼死掉的时候,当宝宝的某个亲人离开世界的时候,这个沉重的话题总要被提起。
4月4日 星期一二月廿七丙申年 【猴年】壬辰月 丙辰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一年清明时节,我们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已逝亲友的哀思,或许还会带孩子去给逝去的亲人扫墓。这时,我们可能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给未经世事,可能还从未经历过生离死别的孩子解说死亡。
利维坦按:教育孩子从小认识死亡我觉得不是个坏事儿,正如文中所提及的,死亡的价值观,在生命的经验上,理应成为一个常态化的教育,而非其反面。这里面我联想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成年人在对待子女教化上往往倾向于“美化”一个世界,或是“虚构”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