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刘晨茵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9月4日在北京表示,解决中国经济金融当下问题,要分轻重缓急,找到什么是“急症”,什么是“缓症”,“着急的病一定要治标,刻不容缓,缓病则要治本。
前进道路上,年轻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不断锻炼政治能力、淬炼战略眼光、锤炼专业本领,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22年10月25日)习近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今天,我们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题,举行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目的是为全党作示范。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改革,有力有序有效解决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问题,党和国家事业生机勃勃,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60条中最后一条,专门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要求“对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全党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明确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责任,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
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立足“两个大局”,深入分析形势,科学确定目标,明确政策取向,系统阐述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驾驭复杂局面的高超智慧和卓越领导水平,体现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精准把握,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