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是个围城,里面的妈妈想出来,外面的妈妈想进去。”有妈妈在纠结,在孩子学习的转折点要不要辞职陪读?有妈妈在吐槽自家的孩子,重庆陪读妈妈自述:儿子初一入学的惨状,让我血压升高.....而有妈妈后悔陪读,想逃出围城。陪读的现实生活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
重庆购物狂网友@安思梨梨,她是重庆购物狂2020年度十大教育达人之一,曾经在教育板块碎碎念式的记录着孩子的成长,也喜欢在论坛分享她的旅行和品尝到的美食。在近半年时间里,没有看到她来分享孩子的学习生活,后来得知她居然已经没有在工作了,实在是震惊。
“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请您稍后再拨。”是我们联系陈亚红时经常听到的声音。陈亚红的家住在重庆市黔江区石家镇交溪村的一个半山腰上,村子在黔江的西南部,通讯不畅而且还没有全部通车。“从我们家要走一个多小时才有车坐。
“陪读”妈妈送孩子上学后,就在就业帮扶车间上班。记者 彭瑜 摄新春开学,蹇心兰没有远赴广东打工,留在了老家巫山县大昌镇。每天早上,她送女儿到大昌小学后,就赶到不远处的恒阳服装制造有限公司上班。在大昌镇,像蹇心兰这样一边带娃,一边在就业帮扶车间上班的陪读妈妈大约有500人。
点击标题下蓝字,和桂小正做朋友!桂小正说在重庆的一所小学,四年级一班里有个特殊的学生。其实,48岁的她,是其中一个孩子的妈妈,她每天往返学校,陪读4年,就是为了护送脑瘫的养子。陪读4年未缺一天课重庆永川永红小学四年级1班,有71+1个学生。
“我们现在就想好好上大学,只要儿子不放弃,无论多么艰难,我都会坚持下去。”近日,封面新闻接到来自重庆綦江一位大学生母亲的“云求助”,她19岁的儿子患有DMD(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病情已进入到晚期。即使生命进入倒计时,但也没有向命运低头,目前仍在坚持学习。褚海淇与妈妈邹景兰。
中新社香港1月7日电 题:港深跨境学童家庭:乐见“通关”安排 期待更多配套措施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香港特区政府日前公布,香港与内地将于本月8日实施首阶段“通关”安排。对于港深跨境学童家庭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中新社香港1月9日电 题:港深跨境学童家庭:等候三年 终至破晓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每天早晨8点25分,就读于香港路德会吕祥光小学五年级的郝俪雯,会准时坐在深圳家里的电脑前,开始一天的课程。这样雷打不动的生活,郝俪雯过了整整三年。
华龙网10月13日21时讯(记者 黄军)中老年英语教育未来可能会成为热点。今日,决胜东方创业大赛重庆站在西南大学举行,来自我市高校的8个团队就各自的项目进行路演。据悉,入选北京决赛的团队将有机会获得数十万到数百万美元不等的风投。
这个中秋国庆假期,深港之间交融互通、热闹非凡。据深圳边检总站节前预测,中秋、国庆节假期期间,深圳各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约72万人次,客流峰值或将突破80万人次。深港互融步伐加快,节日气氛更是让众多“深港人”在双城间往来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