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区司法局文山司法所长夏媛告诉我们,在处理这类纠纷时,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导当事人合理表达诉求,二是做到耐心倾听多换位思考,三是依法依理及时总结争议的核心问题,做出合适的调解方案,促使双方放下对立,达成一致。
位于徐汇滨江的上海西岸大剧院将于4月27日正式启幕,它是申城离黄浦江最近的剧场。历经十多年建设发展,西岸这段滨水岸线从效果图变成实景画,成为上海独树一帜的滨水空间。漫步滨江岸边,是波光粼粼、泛起涟漪的黄浦江,而相隔20米,几步之遥就是西岸大剧院。
日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深圳铁路公安处深圳机场站派出所组织青年民警观看大会盛况,感受青春向党,青年向上的蓬勃朝气。青年民警们纷纷表示,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美好明天。
2024年是南京大屠杀发生87周年87年前的“12·13”,是国殇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沉重一页87年过去了那段历史不能忘!不敢忘!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祭奠30万遇难同胞不为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和平与正义长存勿忘国殇,吾辈自强!珍爱和平,圆梦中华!
《新青年纪录》“中国@新青年”第5期《历史的证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夏媛夏媛的记事簿里写满了外婆夏淑琴的记忆“我的‘尸体’周围,都是我亲人的尸体”……1937年12月13日夏媛的外婆夏淑琴一家7口惨遭日军杀害夏淑琴身中三刀躲在亲人尸体中靠锅巴和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7周年,也是国家公祭日设立10周年。87年前的民族伤痕尚未愈合,而那些在劫难中幸存的证人,正逐渐凋零,登记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人。但历史记忆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模糊,随着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历史记忆传承人总数增至32人。
10月11日,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颁证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9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成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他们将接过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刘民生合影。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7周年,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昭昭前事,惕惕后人。这些年,国家公祭日从最初的一项国家性纪念活动,逐步成为全世界共同探讨和平与爱的契机。这不仅是对30多万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更是对人类和平未来的殷切期望。
新华社南京12月3日电 题: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祭活动 幸存者仅剩38位新华社记者邱冰清、蒋芳“我又来看你们了,我岁数大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来给你们献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前,94岁的幸存者夏淑琴诉说着对亲人的思念。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6周年。当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公祭广场举办“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6周年”活动,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南京市少先队员、观众代表、纪念馆馆员代表等参加了活动。
新华社南京10月11日电(记者邱冰清、蒋芳)9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11日获得认证。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将接续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当日,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颁证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每到春日,象征着和平的紫金草便开满了南京。3月29日,以和平之花盛开为契机,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学生团队主办的“行走读书·跟着《拉贝日记》重走南京安全区”活动举办。
编者按:百年幼教,奠定基石;首创幼师,沧桑积蕴。作为新中国最早独立建制的幼儿师范学校,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载着深厚的幼教文化和底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幼教人才,让新时代“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托起稳稳的幸福。
从60人到23918人,从1994年到2023年……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文简称纪念馆),近三十年来,一直活跃着一支以紫金草命名的志愿者队伍。一代代紫金草志愿者以微光聚成火炬,传递着和平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