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在1566年临终前,留下了一份贤臣名单,希望年轻的裕王(隆庆帝)多用这些人的才智。名单上写着徐阶、高拱和张居正三人,却没有当时已进入内阁的赵贞吉。这让人颇感疑惑,赵贞吉不是嘉靖赏识的"英雄好汉"吗?为什么会在这份重要的名单中被排除在外?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让我们一探究竟。
文丨卿心君悦看完海瑞的那道“治安疏”,嘉靖坚定不移的认为,这是有人要逼宫的节奏,还自行脑补了整个计划:由海瑞打头阵,清流配合,黄锦内应,百官在外策应,最后在群臣的拥立下,背后主使裕王“半推半就”的登上大位。
真的,我每一次看都能学到新的东西,就拿剧中的赵贞吉来说吧,以前我一向对此公嗤之以鼻,“不粘锅”的外号也是屡屡借鉴,可是后来越看越发现,赵贞吉这人的水平真是深不可测,下面我们就看一下《大明王朝1566》里面的一条暗线--赵贞吉的逆袭之路!
《大明王朝1566》作为长期以来稳居历史权谋剧第一宝座的经典老剧,它的剧情设计、对台文案、以及演员的台词功底都堪称完美无缺,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小吏百姓,他们的表演都丝毫不会让人出戏,俗话说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影视剧吧!
《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中有一个细节,不看个三四遍,还真的看不出来,不得不说:真的细!背景:嘉靖四十四年七月,同样是御前财政会议,同样是嘉靖、内阁和司礼监,但开局是国库亏空,想办法搞钱,现在却是国库有余钱,商量怎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