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中国人最有仪式感的节日由春节衍生出来的春节习俗更是被华夏子民代代相传、广为传诵从除夕夜到正月初七传统的习俗都有哪些?除夕,俗称“年三十儿”,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之意。守岁,自古传承着祭祀神祖、压岁钱、团年饭、包饺子、踩岁、放鞭炮、猜谜语、打牌等众多习俗。
春节是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讲究也比其他节日多。比如过去初一到初七都有说法,以传说女娲造物顺序排列,初一是鸡日,次而犬、豕、羊、牛、马,至初七为人日。人日一过,假期结束,都回单位好好做人,节也就过完了。按“老礼儿”(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靠实践得来的民俗)只有过了正月十五,春节才能收官。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阴历正月初七也被称为“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 为啥称为“人日”? 传说中,女娲在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正月初一是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正月初七是女娲创世神话的“人日”,也就是人类的诞辰日。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春节已经过去一大半,在初七来临后,不少人都开始重新踏上归途。很多人认为过完初七就过完年了,但其实真正过完年是在正月十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初期也还算得上是过节之内,很多人都不知道初七其实是人节日,所谓的人间就是人类的节日。这个说法是从女娲创世时开始算起的。
传说中始祖古神皆是由天地之间的灵气孕育而生,其中有一位神明便是伏羲与女娲之母,叫做华胥化。一天,华胥化去雷泽游玩时,看到那泽地上有一个巨大的脚印,无意跳了上去,可她顿时感到浑身好像被大蛇缠住了,但很快又离开了她的身体。
明日大年初六,牢记“3吃、2做、1忌”习俗,诸事顺利财运旺,不忘老传统!明天就是大年初六了,民间传说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六畜后造人,据传在创世之初的第六天,女娲创造了“马”,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马日”。大年初六不但是传统中的“马日”,也是出门务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