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清明前后,人们发现,在媒体上看到了更多对于器官捐献者缅怀的报道。据统计,全国各地已建成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场所超过了200处,这背后都是怎样的故事和现实?接下来,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又要破哪些题?怎样更好发展?
张明文,是安徽阜南县公桥乡阮城村的一位村民,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村民,却做了一件不普通的事情,是什么呢?这是一张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和安徽省红十字会出具的捐献证书,捐赠人一栏中写的正是张明文。那么,张明文为什么要捐献自己的遗体器官呢?
在医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体器官捐献成为了拯救生命、延续希望的重要途径。然而,尽管我国拥有十四亿多人口,但登记人体器官捐献的人数却仅为703万,这一数字相对于庞大的总人口来说,显得尤为不足。那么,其他国家的人体器官捐献情况又是如何呢?
新闻通气会现场。 李嘉诚 摄新闻通气会现场。 李嘉诚 摄中新网银川4月20日电 (杨迪 李嘉诚)记者20日从宁夏红十字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宁夏一名青年日前不幸因病离世,其捐献的人体器官及角膜作为“生命礼物”,使6位患者重获新生。
今天(6月11日)是我国第七个“器官捐献日”。自2010年我国启动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目前我国的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已超过626万人,已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超过4.5万例,捐献器官突破13.97万个。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保证医疗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适用本条例;从事人体细胞和角膜、骨髓等人体组织捐献和移植,不适用本条例。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燕“又多了一个不敢让父母知道的事情。”一位网友晒出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虽然不敢让父母知道,但收获了很多网友的支持和点赞。帖子下被顶在第一的评论是一位医学院的老师写的。她说:“我在520那天登记了,活着的时候是医学生的老师,挂了还是他们的老师。
器官移植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成就之一,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有效医疗手段。但因为器官短缺,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在中国,每年有30万器官衰竭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他们之中只有2万人左右能得到移植手术的机会。每年的6月11日是“中国器官捐献日”。
11月21日凌晨,25岁的湖北孝感市小伙高洋遭遇车祸,头部着地当场昏迷。12月2日,得到儿子“脑死亡”的诊断通知后,父母悲痛之余,决定捐献孩子全部器官,替高洋登记成为中国第2399737位器官捐献志愿者。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5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李琪 实习生 孙昕 吴雨霜 廖莹 通讯员 张欣怡 杨丽红)25岁,应该是拥抱未来的美好年纪。但何胜彬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此。 6月27日早上6点,何胜彬呼唤出最后一声“妈妈”后,安静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