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中国空间站未来将迎来新生命体——涡虫,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据了解,涡虫是一种拥有强大再生能力的扁形动物,其生命历程已经超过5.2亿年,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之一。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中国空间站未来将迎来新生命体——涡虫,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据了解,涡虫是一种拥有强大再生能力的扁形动物,其生命历程已经超过5.2亿年,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之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中国空间站未来将迎来新生命体——涡虫,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据了解,涡虫是一种拥有强大再生能力的扁形动物,其生命历程已经超过5.2亿年,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之一。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中国空间站未来将迎来新生命体——涡虫,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据了解,涡虫是一种拥有强大再生能力的扁形动物,其生命历程已经超过5.2亿年,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之一。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5月19日,2024年度“天地共播一粒种——青少年与航天员一起养斑马鱼”科学教育活动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启动。据专家介绍,空间站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组件转移至问天舱生命生态实验柜并开展实验以来,已在轨稳定运行了24天,4条斑马鱼目前状态良好。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近日举行的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科学与应用进展情况介绍会上获悉,在去年(2024年)我国成功开展“太空养鱼”的基础上,今年,斑马鱼有望再次“出征”中国空间站。据了解,第二批进入中国空间站的斑马鱼预计有6条,同时还将有6克金鱼藻一同进入中国空间站。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悉,今天凌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成功对接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后,搭载了4条斑马鱼和金鱼藻的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组件由航天员从上行水生支持装置中取出,并于今天上午顺利转移到问天舱的生命生态科学实验系统的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模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