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将于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7时公布。过去十年(2014-2023),十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作家斩获过这一殊荣,他们的经典作品无一例外迅速在中国大陆出版或再版,只是这些中译本的命运却不尽相同。
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时间是1935年,地点双家村,上校当时17岁,上校是村里的一个木匠,学东西很快,作者的父亲和他一块学木匠,但学得没他好,两个人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这一年正好国民党部队扩编招兵,就把他招去了,于是就在部队里混得还挺好,第四年回来时已是营长,回来是给他爹奔丧的,他爹在自家菜地里挖到一个日本佬丢下的炮弹壳,结果放在家里猪圈半年时间,他家的猪和他爹就都死了,一定是有毒或辐射之类的东西。
2020年的时候写过一篇《从1997到2010,网络小说的拓荒史,你还记得这些小说吗?》,粗略的给大家盘点了一下从1997年《风姿物语》这本网络小说的鼻祖开始到2010年的《黄金瞳》、《遮天》、《吞噬星空》、《永生》这些小说。
创作《太阳照常升起》时,他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但这部作品,让海明威蜚声文坛,成为作家新秀。而《老人与海》,他也仅仅只创作了八周,里面没有性,没有飞机和大炮,也没有死亡,只有一个在命运面前永不屈服的老人。
《你就这样几小时地听着雨声》,作者: [比利时]莫里斯·卡雷姆,译者: 胡小跃,出品方: 捧读文化,出版社: 南方出版社,出版时间: 2022年3月。每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不同,语言的迷宫也不同。因此墨西哥诗人帕斯说:“诗是不可解释的,然而并非不可理解。
严格说来,“短篇小说”这个文类并非古已有之,实际上它是在中国新文学发展之初,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型过程中的典型产物,是在中国文学内部演进到一定阶段后,受到翻译的近代西方小说影响而逐渐成形的,并最终确立了“横截面”“经济”“白话、不逾万字”的“短篇小说”范式。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编者按:文学属于青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记录者。虽然我们不再用“80后”“90后”这些代际标签去定义和描述那些年轻人,但他们依然在写作,在自己的一片天地,叙述着这个时代。“青年说”,试图完整记录这些青年写作者,文学的未来属于他们。
华语文学领域,我们将读到王蒙最新中篇小说集《霞满天》,冯骥才新写的十八篇“俗世奇人”系列小说,收录朱天文作品最完整的《朱天文全集》,刘亮程继《一个人的村庄》后的最新散文集《大地上的家乡》,夏坚勇继《绍兴十二年》《庆历四年秋》之后“宋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东京梦寻录》,邱华栋缘于古城废墟的历史小说《空城纪》,蔡俊悬疑新作《谎言之子》,皮村文学小组成员范雨素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久别重逢》等等,其中不少作品有望于本月面世。
● 1960年1月19日,刊发杨沫的文章《“青春之歌”再版后记》,其中写到,初版问世的将近两年中,我接到了不少读者来信,他们关心书中的人物,希望知道林道静是否真有其人。我愿意在这里捎带谈一谈。林道静是真的又是假的。为什么这样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