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陶渊明的几首《归园田居》,其中《归园田居其三》是最喜欢的。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场景。有人说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可以看出陶渊明是个“懒家伙”,因为一个勤劳的人不会把地种成这样。还有人说诗人毕竟是“少学琴书”,士人出身,躬耕田亩缺乏经验。
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演讲人:钱志熙 演讲地点:北京大学图书馆 演讲时间:2024年6月陶渊明是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诗人,他的诗歌继承了汉魏的艺术传统,又融进东晋诗歌的玄思与山水的内容。虽然陶渊明的诗歌成就不限于田园诗,但田园诗的确最能代表其独特风格及其在诗歌艺术上的创造。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谈到古诗词里的劳动场景,大家耳熟能详的篇章有很多。比如,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诗曰: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村庄儿女,男耕女织,日夜辛劳。
李 陶 摄廉彩红劳动不只与汗水和辛苦相关,也与美相连。劳动者是美的,劳动的场景是动人的,劳动的果实是甘甜的。劳动中绽放的美丽与诗意,被历代诗人精准捕捉。他们用笔墨记录下劳动的详细过程,抒发着对劳动的歌颂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