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合肥包河公园内有个古地名"香花墩",是合肥包公祠的永久驻地。2月12日以来,大皖新闻相继刊发《香花墩承载了合肥哪些历史印记?》《"香花墩"很古很神奇,而且是移动的》等稿件,引发读者讨论。"细心考证,尊重历史,还原真相,讲好故事!"读者王先生表示。
据光明日报报道 6月7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肥先进光源项目获国家正式批复,将于今年9月开工。这意味着,除已有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同步辐射光源外,安徽合肥已建、在建和预研大科学装置12个,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合肥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有目共睹。近十年,合肥GDP由2012年的4168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1.14万亿元,在全国城市的位次由第32位,跻身至第19位,每年跨上一个新台阶。而合肥2004年时的GDP仅为0.07万亿,在6个中部经济带省会城市中排名垫底。
大皖新闻讯 日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让适老化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更加丰富,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曾几何时,走街串巷的吆喝声时常响起,街头巷尾的修理摊随处可见。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日常所需的“小修小补”如今身在何处?
2004年元月13日,学校已经放寒假了,我再次来到靠近合肥瑶海区、火车新站开发区的“瑶海公园”,7年多前的1996年10月份,我曾来过一次这个公园,本次重游,想重温一下往日的感觉,看看合肥这个偏远农民公园的变化。
“吃龙虾、喝啤酒、交朋友”早已成为合肥人夏日必备的休闲活动。二十三年间,合肥龙虾节立足传统、勇于创新。时至今日,它已不仅仅是合肥的一张亮眼名片,更是每年食客必赴的美食盛宴。2002年合肥首届龙虾节盛况。出“声”2002年,合肥的龙虾经营户已有近千家,龙虾美食风靡全城。
11月29日至30日,一场全国量子领域交流合作、创新发展的盛会——2024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来自国内50多家量子科技领域的头部企业带来了众多硬核的量子产品,多项量子领域科技成果、产业成果相继发布。
“李法官,我刚刚拿到房产证了,太高兴了,就想来当面向您说一声谢谢。”2024年12月25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法官李玥玥刚开完庭,就看见王亮捧着一面锦旗,他儿子举着一本红彤彤的不动产权证,来到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