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濮阳日报】新华社深圳6月30日电(记者 田建川 叶昊鸣) 6月30日15时,举世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是国家重大工程和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
昨日上午,深中通道深圳往中山方向较拥堵,出现车多缓行的情况。 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昨日下午,深中通道靠近中山一侧,车辆通行顺畅。 南都记者 吴进 摄 7月6日-7日,是深中通道开通后的首个周末。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驱车赶往深中通道,深中隧道前出现拥堵达10公里。
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于6月30日正式通车试运营。深中通道的海底隧道部分,全长约6.8公里,双向八车道,隧道沉管段由32个管节和一个最终接头连接而成,其中每个管节长165米、宽46米、高10.6米,重约8万吨。怎样才能把这些的“巨无霸”在茫茫大海上浮运到位,并精准安装呢?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6月30日下午3时,历经七年建设,国家重大工程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以下简称深中通道)通车。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世界级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工程,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
深中通道(深中大桥) ,位于珠江三角洲伶仃洋海域,是连接广东深圳、中山、广州南沙区的跨海通道,为双向八车道,主线设计速度为100千米/小时。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东起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西至中山翠亨东互通,总长约24千米,连接“深莞惠”和“珠中江”两大城市群。
【信源】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编辑】吴侃俊、范范6月30日,由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参与设计的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开通,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项目(以下简称“深中通道”)是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作为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之间唯一公路直连
本报记者 程远州 姜晓丹7月4日,深中通道开通第五天,伶仃洋上一碧万顷。前来体验深中通道的人很多。在广东省中山市博览中心深中跨市公交站,一辆辆公交车次第开出,候车长队打了好几个弯。“只要18元,就能跨越珠江口,到对岸逛一圈,还能在公交车上观赏风光,什么旅游项目比这划算?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七十五载,超级工程、国之重器跃然眼前,文化遗产、生态高地熠熠生辉。每一处新地标都是中国实力的璀璨注脚,是钢铁之筑、岁月之痕、文化之魂。大型系列报道《中国新地标》,邀您触摸昂扬奋进的新时代脉动,见证中华大地的辉煌变迁。
6月30日,被誉为世纪工程的深中通道迎来正式通车。网随路通,广东移动提前为深中通道搭起“网络桥梁”,全力支持并推动大湾区建设迈向新征程。深中通道上,不仅可以实时导航,还能随时保持通信联络,即便是在40米深的海底隧道,也能5G冲浪上网。
深中通道开通30天以来,车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智能交通系统以及多部门联动,保障着深中通道的安全畅通。记者体验:“智能+” 保障深中通道畅通总台央视记者 李伟代:星期六上午11点25分左右,我们正行驶在深圳前往中山的深中隧道里。隧道里的车流量比较大、车行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