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是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纪念日,为深切缅怀鲁迅、重温鲁迅与瞿秋白的知己情谊,由常州三杰纪念馆主办的专题展览“向光明——鲁迅与瞿秋白”于25日在瞿秋白纪念馆“怀霜社”正式开幕,展览聚焦鲁迅与瞿秋白的知己之交,展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化先驱传播革命火种、领导左翼文化运动的历史一页。
时光流逝,鲁迅先生在中年时,以其新颖的、启发性的、着眼长远的思考写下了《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偶然读到,结合当下“丧偶式育儿”等等话题盛行的当下现状,惊觉百年前的作品在现在读来依旧具有“指导”意义,故写一点感悟和大家分享。
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鲁迅是近百年来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了解最深的思想者,也是最具独立思考和艺术个性的伟大作家,鲁迅已经积淀为现代最重要的精神资源,所以让中学生接触了解一点鲁迅,是非常必要的,教材编写必须重视鲁迅。”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袁萍萍 摄影 黄贤兴 王郁 吕瑛8月24日下午,浙江图书馆曙光路馆一楼的文澜演讲厅,涌进了60多位书友。正在举办的活动是,由浙江图书馆主办、钱报读书会协办的文澜读书岛阅读沙龙的“重读经典”第三季的第四场阅读分享会,本次分享的书籍是鲁迅小说集《彷徨》。
金句1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书友感悟:01:“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