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呢?投资巨大,耗时耗力,好像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从中直接获益。如果把这部分投资放在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提高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及幸福指数,岂不是更好?今天馆长就和大家一起来扒一扒,我们为什么要发展载人航天?
新华社莫斯科4月24日电专访: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对世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访俄罗斯航天历史学家热列兹尼亚科夫新华社记者安晓萌俄罗斯航天历史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近年来,中国航空航天业发展迅速、成绩斐然。
杨紫秋在最近的珠海航展上,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1022家企业参展,多项大国重器集中展示。一大批中国自主研制的航天重器惊艳亮相,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被人们称为“宇宙级新品”,生动反映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最新成就,再一次点燃中国人的自豪之感。
2023-04-25 19:59来源:新华网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新华社莫斯科4月24日电 专访: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对世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访俄罗斯航天历史学家热列兹尼亚科夫新华社记者安晓萌俄罗斯航天历史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日前接受新华
新华社莫斯科4月24日电(记者安晓萌)俄罗斯航天历史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近年来,中国航空航天业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对世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莫斯科4月24日电专访: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对世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访俄罗斯航天历史学家热列兹尼亚科夫新华社记者安晓萌俄罗斯航天历史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近年来,中国航空航天业发展迅速、成绩斐然。
时间总是眷顾着奋斗拼搏的人,1970年我国用自己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发射上天,在探索太空征程上坚实的迈出了第一步,同年7月14号计划准备在1973发射属于我国自己的第一艘飞船,代号为714工程,然而伟大的征程路上总有磕磕碰碰,由于载人航天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当时国内的经济基础薄弱,物资还相对缺乏,工业制造和相关工艺技术都比较落后,再加上内忧外患的国内国际环境。
火箭“排队”等发射,你见过吗?4月2日的《新闻联播》,报道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的“抢手”程度。发射场还在建设中,多家国内头部商业航天企业就已经开始排队等发射。看到这则报道,不少人可能会好奇,航天不是“国家队”的事吗?什么是商业航天?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为什么中国宁愿每年花费大量资金研究航空航天技术,但是却不把这样一笔费用用到改善民生的基础建设上?”这是在2023年的甘肃公务员考试中曾经出现过的一道问题,如果是您,您应该怎么回答?
这几天在全国各地,航天开放日、知识竞赛、科普讲堂等各类线上线下活动精彩纷呈。将这样一个日子设立为“中国航天日”,既是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体现对几代航天人不懈追求航天梦的褒奖,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