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教授研究员,高级农艺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和有机葡萄打了16年交道,扎根在合作社3000亩的有机葡萄园里;他创新经营模式开拓市场、培育消费群体,实现了90%经营业务从域内向域外的转移。他就是河辽宁省铁岭清河区有机葡萄种植的领头人——王文选。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全媒体记者 田敏)9月6日,在中方县桥上村,30多亩有机无籽葡萄喜获丰收。一串串葡萄水润饱满,沉甸甸地挂在藤上,浓郁的果香扑鼻而来。据农场负责人介绍,葡萄园采用有机肥种植,葡萄颇受市民青睐,有机葡萄丰收又增收。
广东土壤相对粘重、偏酸且气候光照不足、台风多发,高温、高湿的广东之前没有大规模栽培葡萄的历史。但今年7月,来自广东惠州神农兰香谷的有机葡萄,在产、学、研三方以及当地农林人才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为唐丽华给过往买主秤有机葡萄鲁网新农村8月2日讯(记者 贾已冰 通讯员 王树民)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实践基地——“临沂市弘毅农场”坐落在沂蒙山区平邑县卞桥镇蒋家庄村,该农场集教学、科研和有机农产品开发于一体。
7月13日,位于四川宜宾高县沙河镇的荣礼跳跳葡萄种植基地开园采摘,吸引许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该基地十余年来坚持“青蛙+葡萄”立体种养模式,走出一条标准化、生态化种植道路,于2016年获得有机认证证书。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2日讯 近日,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千佛崖村的大棚葡萄抢先上市,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如珠似玉,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香味,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体验。据了解,山亭区千佛崖村种植的葡萄是7年前开始种植的,从种植第一天葡萄均用有机肥种植,无农药残留。
大众网记者 王学城 侯畅 济宁报道7月24日,大众网记者走进兖州区漕河镇管口新村的葡萄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葡萄香味,绿意盎然的枝蔓下,一串串红如玛瑙,紫如水晶的葡萄挂满枝头,吸引了周边居民前来采摘品尝。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冉济萌、向蜜)近年来,在鹤峰县下坪乡留驾村,村民邹建华通过推动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特色养牛产业,并拓宽产业发展链条,将黄牛养殖与有机葡萄种植相结合,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
9月13日,在兰山区汪沟镇颜家埝村丰源葡萄种植家庭农场,游客在大棚内采摘熟透了的有机葡萄。在临沂客户端讯 初秋时节,丰源葡萄种植家庭农场60余亩有机葡萄喜获丰收。农场植入了高效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创新使用3R生态循环模式种植葡萄,实现了生产降本。
原标题:奋进十载结硕果 风正扬帆再起航。——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十年发展纪实。千百年来,河西走廊这条狭长的丝绸古道,以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孕育了葡萄美酒的不朽传奇,续写着“凉州美酒说葡萄,过客倾囊质宝刀”的千古佳话。
来源:【宁夏日报】编者按:日前,440多名国内外嘉宾齐聚宁夏银川,参加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会上公布,2023年度“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达330.07亿元人民币,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第七。
题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金字塔中,完全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的有机农产品处于塔尖。因生产标准极其严苛,市场上能见到的有机农产品非常稀少。在河南汝州这个不大的县级市中,却藏着一个10多年矢志不渝做有机农业的农场。
新华社昆明12月8日电 题:挥别千年贫困,云岭大地尽开颜新华社记者杨静、赵家淞88个贫困县、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9个直过民族、880余万贫困人口……今年11月,随着云南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摘帽,这个全国贫困县最多的省份战胜了绝对贫困,被贫穷围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