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扩消费工作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上海、北京、青海、黑龙江、山东等多地推出政策组合拳,加足马力促消费。据了解,2月14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上海2025年扩消费重点活动。
中新网上海1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随着上海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人口不断增加,“银发经济”备受关注。16日,正在此间举行的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上海市的人大代表们纷纷聚焦“银发经济”。
截至2023年底,杨浦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42.3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41.03%,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5.86万人。近年来,杨浦始终将养老工作作为贯彻人民城市理念、增强民生福祉保障的重中之重,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界面新闻记者 | 刘素楠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整体社会层面对于老龄化和银发经济存在误解,一提银发经济就是建养老院。”上海市人大代表郭康玺指出。今年两会期间,他提交了一份关于发展具有“上海标签”银发经济特色的建议,希望让全国3亿老年人一想到上海的银发经济就像想到“东方明珠”一样。
3月22日,在虹口区瑞虹天地太阳宫,启动了一场融合公益、科技与生活方式的“乐无忧小屋”康复辅具快闪活动。据介绍,虹口区自2024年启动银发经济发展元年以来,已成功打造“不落幕的老博会”品牌、举办“银发生活节”消费活动、建设智慧健康养老体验中心,并吸引多家优质银发企业落户。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预计到2025年,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比将增加到40%,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更为迫切。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积极发展“银发经济”。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守护夕阳事业,打造朝阳产业。在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记者了解到,各地从多方面着力,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
记者 辛圆银发经济正迎来重大利好。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分析师认为,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银发群体的消费需求逐渐释放,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沪府办发〔2025〕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上海市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月13日至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沈跃跃率全国政协“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专题研究课题组在沪调研,并召开调研座谈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车俊参加调研,上海市政协主席胡文容陪同调研。
走进好美家家装设计中心斜土路店,到处可见到一张张绿色标签,上面印着“适老化产品”标识,还有字体更大的“补贴30%”提醒着消费者:这些产品统统纳入“上海市2025年加力支持家电家居家装消费品补贴”,且享受“顶格补贴”——适老化类产品30%的补贴力度前所未有。
3月18日,黄浦银发生活消费全区通享福利正式上线。在原有12家社区长者食堂和53家长者餐厅“桌边”实惠的基础上,围绕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和健康消费需求,黄浦区民政局联合百联集团旗下的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三联(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百货商业中心NO.
1月14日16时不到,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预备会议刚结束,参会代表们就赶赴现场办理代表意见活动,数十家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人员已经早早等候。老年人抢不到政府消费券代表向商务委建议:增设老年群体专属消费券“针对老年群体,政府消费券的发放能否以定向发放代替‘蹲点抢’模式?
黄浦区“五边十色”助老服务卡即将上线新福利啦!在原有12家社区长者食堂和53家长者餐厅“桌边”实惠的基础上,围绕老年人生活服务和健康消费需求,黄浦区民政局联合百联集团旗下的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三联(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百货商业中心NO.
2025年,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这5座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城市,将围绕“商业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推出更为丰富的消费新场景,更加多元的消费新模式,从而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这是记者从3月19日在沪举行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交流活动”上获得的信息。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养老这件事,对于全国最早迈入老龄化的城市上海来说,来得更为迫切一些。根据上海市民政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68.05万人,占总人口的37.4%。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1.64万人,占总人口的5.
老龄化社会正在到来。据联合国人口会预测,2030—2035年全球将进入中度老龄社会,2050—2055年将进入高度老龄社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临近,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机会正在显现,人们称之为“银发经济”。